四 大汉扬威(2 / 2)

看一看,什么叫做汉人,他们知道什么叫做怕吗?那个令欧洲人恐怖的匈奴就是这样被我们打败的,有多少大汉的优秀子孙战死在这千年古道,大漠的风沙可以掩埋他们的忠骨,而他们的英灵将永垂不朽!

张骞通西域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探险,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几大文明的交汇。

更令我们惊叹的是张骞在中亚的大夏国看到了蜀地产的竹子和布匹,从当地人口里得知这些东西是从天竺国运过来的,而天竺在大夏东南数千里,大夏距汉一万二千里,在汉西南,张骞大胆的推测,从四川向西南即可到达天竺,而且距离不会很远,然后就可以开辟地第二条通向西域的道路。

为此汉武帝发兵开拓大西南,由于横断山区地形非常复杂,此路没有打通,但张骞的推测是完全正确的,汉武帝的气魄更是空前绝后,以后在大西南不管是元朝还是清朝均没有打通印度洋。

在汉朝诞生了无数骁勇善战的将军,最著名的要数霍去病和卫青了,骠骑将军自小精于骑射,少年就当了皇帝侍卫。

霍去病不仅作战勇敢而且胆略超群,不拘于古法,动辄大胆迂回包抄,给匈奴以突然袭击,往往出奇制胜。

可惜这位将军只有三十三年的春秋,葬在汉武帝的陵前,永远守护着汉武帝。为了纪念他,奉汉武帝的命令,负责建造陵墓的左司空府从祁连山上运来许多巨石,雕刻成虎、象、牛、马、熊等动物,以模拟当年祁连山深处骠骑将军征战经过的景象。

如司马迁所言,汉武帝特为骠骑将军“为冢像祁连山”。还雕有自己心爱的战马。最令人振奋的是那尊马踏匈奴的英雄石像,更显出大汉的天威。

踏马昂首挺立,恬静自若,马蹄下的匈奴人满脸胡须,面目凶恶,虽然手持弓箭,却被马蹄践踏在下面,垂死挣扎。那马蹄下挣扎的贵族打扮的匈奴人是伊雅科单于的叔父罗古比。

那一战骠骑将军年仅18岁,率八百虎贲之士,以无所畏惧的精神,元离大军阵营,直捣敌军指挥中枢,一举获得“斩首二千二十八级,斩单于大父行籍,生捕季父罗古比”的辉煌战绩,被封冠军侯。随后元狩二年春,年仅二十岁的骠骑将军第一次独立领兵出征。

率精骑万余从陇西出发,逾燕支山一千余里,所向披靡,杀匈奴折兰王和卢胡王,擒浑耶王王子和相国当户,斩首八千余极。同年夏,骠骑将军在祁连山吓又取得重大胜利。

同年秋的河西受降仪式再一次显示了骠骑将军的伟大气魄。骠骑将军率领万余受降部队度过黄河,向等待的匈奴大营挺进。

浑耶王虽然决心归汉,但一部分人不服,骠骑将军当机立断,率军直接冲入浑耶王大营,亲自与之谈判,并指挥汉匈部队拦截要逃走的人,当场斩杀八千。待局势稳定后,骠骑将军亲自押解四万匈奴降兵入长安。

数年以后,骠骑将军又取得了漠北战役的胜利,在蒙古高原北部几乎歼灭了整个匈奴左部,斩杀七万人,并大封狼居胥山,刻石记功,颂汉德威。经汉武帝沉重打击,匈奴势力衰落,南匈奴内服,逐渐与汉民族融为一体。

北匈奴仍坚持与汉为敌,后为东汉大将窦宪所败,无法立足,只好率余部二十余万人向西逃遁。

匈奴人居住中亚的几百年时间,势力逐步强大,为掠夺牧场和财富,匈奴人开始从中亚西征。首先进攻居住在欧亚交界出的阿兰人,在勇猛驰突的匈奴骑兵面前,阿兰人大败,匈奴进入欧洲东部进入欧洲。374年,匈奴人击败了日耳曼人在东欧建立的东哥特王国,接着又击败了西哥特王国,把他们驱赶到多瑙河以南的罗马帝国境内,并在东起南俄罗斯草原,西到匈牙利草原平原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庞大的匈奴帝国。

匈奴人的势力在国王阿提拉统治时期〈434年——453年〉达到了顶峰。阿提拉政府了欧洲的大部分地区,他和他的铁骑使罗马人和日耳曼人胆战心惊,他们给阿提拉取了一个“上帝之鞭”的绰号。

公元453年,阿提拉第三次进攻罗马帝国,不幸突然暴卒。他的儿子们为了瓜分庞大的帝国发生纷争。原阿提拉亲信、吉皮底人国王阿达利克趁机联合其他日耳曼人,打败匈奴于匈牙利的诺都河畔,杀匈奴3万余人,匈奴帝国终于瓦解。匈奴人便和多瑙河下游及俄罗斯南部的其他民族融合了。

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不是什么长城,如果要找一处文物古迹的话,最有资格的就是陕西霍去病墓前那尊马踏匈奴的英雄石像,他才是我们民族腾飞的精神源泉,只要我们心中有那渭水河畔沉没了两千多年的踏马,我们就能在先烈勇武精神的感召下团结起来,无敌天下。

汉朝我们之所以所向无敌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生产技术远高于四周各国,最突出的标志就是汉朝拥有铁制兵器,而这在当时是汉朝的特产,因此汉军的战斗力非常强。

汉元帝时冯世宽比较汉羌兵力说:按兵法,出兵击敌,兵数加倍,力量才能相当。不过羌人刀不尖利,四万汉兵一个月便可击败三万羌兵。

汉成帝时陈汤比较汉胡兵力说:胡人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五个胡兵抵得一个汉兵,近来颇的汉人铸铁法,还是三个胡兵抵得一个汉兵。

西汉对外贸易尤其是对匈奴和西域的贸易带有防止侵略的意义,法律用死刑禁止铁器、兵器、铜钱出境。就是怕匈奴改制兵器。

铁器才是我们最值得骄傲的发明,铁器和勇武精神相结合才是我们民族发展壮大的根源。绝对不是那些导致我们衰落了一千多年而愈加怯懦腐败的礼乐诗书,只有能够富国强兵的思想和技艺才是最重要的。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强盛的顶峰,但面对这样辉煌的战绩,犬儒们在汉武帝在世的时候,就对汉武帝的大政方针非常不满。朝野对时政的意见出现了严重的分歧。

汉武帝去世后,这种分歧在汉宣帝时召开的盐铁会议上全面爆发了。在经济方面,犬儒们主张废除盐铁官营,汉武帝时,为了保证反击匈奴战争的顺利进行,任用桑弘羊等人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改变西汉初期盐铁任由民间经营的做法,在产盐和产铁的地方设立盐官和铁官,统一经营盐铁。

对于犬儒的这一主张,桑弘羊坚决反对,认为盐铁官营扩大了财源,堵塞了豪强大家兼并之路,有益于农民。在军事国防方面,腐儒们把汉匈战争的爆发曲解为汉武帝好大喜功、开地拓边的结果,干戈至今未息,万里设防。

对于汉朝军民即将赢得的这场决定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战争,犬儒们却认为是亡十获一,“苦师劳众,以略无用之地,立郡沙石间,民不能自守”。

犬儒们无视历史事实,造言战前汉无匈奴南下扩张之患,诸夷纳贡,一片升平和乐景象,汉军反击匈奴的战争谈不上自卫性和正义性。他们诋毁桑弘羊执政十余年,低估了匈奴实力,建议武帝用兵西域,得不偿失。汉武帝又因张骞夸谈大宛天马的原因,才兴师伐大宛,这更是“万里攻人之国”的不义战争。

因此腐儒们要求执政者去武行文、废力尚德,“道德为塞,贤人为兵,圣人为守,则莫能入。”那些败类甚至欲将秦汉帝国四海之地限定为:“西不尽流沙,南不尽衡山,东不尽东海,北不尽恒山,凡四海之内,断长补短,方三千里”,整个是要搞试验田了,实在是为华夏民族设计好了坟墓。

针对犬儒们的指责,执政官员阐述了政府相关的军政方略及史实真相:汉兴边城四面受敌,北边尤被其苦,屈辱的和亲政策助长了匈奴贪欲及其南侵的野心,以致汉文帝时烽火通甘泉,和亲之约无世不订,但匈奴背信弃义,“百约百叛”,和亲政策根本不能阻止匈奴南侵。

因此汉军对匈奴的反击,具有进步性和正义性。早在秦统一以前,燕赵“尚犹却寇虏以广地”,武帝之世,国力强盛,对匈奴进行战略反击是由当时客观形势和帝国长远利益决定的,必须如此,“今四夷内侵不攘,万世必有此长患”。

关于西域用兵问题,桑弘羊指出,西汉前期,匈奴势力扩张,西夷大宛、康居,南与群羌通,汉武帝派遣汉军占领河西,才切断了匈奴与西羌的联系,西域诸国纷纷反抗匈奴,这是折断匈奴右翼势力的决定性胜利,有利于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

至于汉军攻伐大宛,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因为大宛在匈奴的挑唆下发起排汉活动,“西域皆瓦解而附于胡,胡得众国而益强”。通过这次战争,匈奴远逃,西域诸国纷纷要求内附。

如果帝国稍微有所疏忽,“是弃于胡而资强敌也”,那将使即将成功的千秋大业毁于一旦。在盐铁会议上,除了停止酒类专卖,其他一切政策继续进行,腐儒的想法没有得逞,汉宣帝继续汉武帝时的军政方针,取得了对匈奴战争的最后胜利,成就了“汉宣中兴”。

为了打败匈奴,汉朝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军团。汉朝非常重视养马。

《后汉书·马援传》载“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马为六畜之首,其使用范围比其它更为广泛,不仅经济功能,而且有重大的军事价值。

西汉初年,马匹非常缺乏。

西汉建立不久便在沿边郡县大力发展官营牧场,这种牧场在当时叫做牧师苑。沿边郡县(西北、华北、西南)有大片的草场。据《汉旧议》统计,汉代沿边郡县有牧师苑“三十六处,分布北边、西边,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人,分养马三十万头,择取教习,给六厩。”与此同时,汉政府还在内地郡县建立官营马厩,由官府统辖,并建立一批养马场,招募马人养马、驯马。

仅在京城长安就有所谓的“天子六厩”,六厩规模都很大,均达到“马皆万匹”的水平。

汉政府也鼓励民间养马,并采取了相关措施,如民人养马,可部分地代替赋税的征和徭役的支出,养马达到一定规划,官府还可提供相应的牧区和草场,减免赋税的额度也会相应地增加。经过六七十年的发展,社会经济全面繁荣,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马匹大量繁殖和种群质量地提高。汉武帝时,“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民间养马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服。

《盐铁率·西域篇》记载:“长城以南,滨塞之郡,马牛放纵,蓄积布野。”汉朝十分重视马匹育种技术的使用,以更多地保留良马,繁殖和培育优秀马匹。北方草原的蒙古马匹种优良,形体虽然不是很高大,但十分强壮,耐力极强,奔跑速度极快,非中原一般马匹可比。汉政府有计划地引进这些优良马种,使中原地带马的质量大为改观。

汉朝还从西北引进优良的乌孙马和大宛马。汉武帝为了得到大宛的汗血马而派李广利征大宛。当时马的重要性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

由此产生了专门相马的人物。到了东汉末年依然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免”的说法.

汉军每次出塞,均以骑兵制胜。前127年,卫青率大军自云中(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出发,沿黄河北岸西进至高阙、陇西,击败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白羊王部和楼烦王部,获畜产马牛羊百余万头,汉军复得秦时的河南地,设朔方、五原两郡。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派车骑将军卫青统率六将军10余万骑,对匈奴大举反攻。

汉军深入匈奴居地六七百里,俘虏15000人,畜产上百万头。次年,卫青再率六将军10余万骑从定襄(内蒙古呼和浩特南)出发,单于庭被迫移居漠北。

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余骑于河西大败匈奴,断匈奴右臂。

公元前119年,汉匈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决战,大将军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骑兵五万,分道深入漠北,单于军被包围,自率百余骑汉远遁,卫青军追至置颜山赵信城(蒙古杭爱山南),烧城而还。霍去病越大漠,临翰海,封狼居胥山(蒙古乌兰巴托东)而还。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亲率十二部汉军将士北巡,登单于台,勒兵18万骑,威震匈奴。

秦汉人士在生活理念上恪守并坚持奉行知识分子应有的气节。

汉人对气节的理解不是虚幻的,而是在现实生活中随时都可以触及的真实精神,这就是对正义、信念、道德、情操、自尊、自重、自强、刚毅、果敢等精神品质的物质再现。

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到传序》中说:“赴土之厄困,既已存之生死也,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不仅游侠如此,士也是实样。

信陵君无忌屈尊对待候赢,当信陵君北上救赵时,为报警信陵君的知遇之恩,候赢北向自刎。

齐国孟尝君田文一次到了赵国,经过莱县,由于田文身材不好,许多赵国人讥笑他,孟尝君的手下马上跳下车砍杀一百多人。荆轲为刺杀秦王,要樊无其的首级,为了能报仇,樊无其很快就拔剑自刎,让荆轲把头拿去。

秦汉时人们为了名节、大义,以身赴死的事例不胜枚举。汉朝自进入对匈奴的战略反攻阶段,士民斗志空前高涨,“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惟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

公元前119年,汉匈大决战时,汉发军十万骑,而争先恐后的志愿骑士有十四万,配合大军。虽然有时他们非常韧性,不合法制,但这就是我们的祖先,正是他们的强悍尚武,我们的民族才不断发展,延续至今。

帝国不仅打败了匈奴,而且在东北、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均有开拓。公元前109年,汉灭朝鲜卫氏政权,于辽东设玄菟(郡治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乐浪(郡治今朝鲜平壤)、真番、临屯(均在朝鲜境)四郡,遏止了匈奴对这一地区的进攻,帝国的势力得到进一步扩张。

汉朝南部势力最远到达越南中北部,设交趾、九真、日南三郡,日南郡最远。

直到汉献帝的时候,日南郡最南端的象林县独立称王,建立林邑国,由此失一县之地。

西晋末,公元313年乐浪郡为朝鲜北部新崛起的高句丽所占。同时朝鲜半岛南部的马韩吞并了带方郡。这样自汉武帝前108年在朝鲜半岛设置郡县以来,至此全部丢失,共维持420年。其后由于中原内乱以及高句丽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大,又夺取了辽东、玄菟二郡,从而直退今长城一线,自战国燕国燕昭王于公元千300年开拓的辽东地区全部丢弃,共统治了700年左右。

三国时期,越南的林邑国继续向北扩张,夺取了日南郡五县之地。南北朝末,日南郡全部丧失。

;

最新小说: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九州立志传 归藏 嫡女重归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江边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