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巨浪 > 第四卷 四龙闹海 第三十章 落荒而逃

第四卷 四龙闹海 第三十章 落荒而逃(1 / 2)

?

巨大的火球从夜空中消失的时候,站在“长门”号司令舰桥外面的高野五十六悄悄的摸掉了嘴唇上的一丝血迹。转载自那不是从伤口流出的鲜血,而是从齿印里流出的鲜血。

“将军,外面风大,还是进去吧。”

高野只是摇了摇头,仍然目不转睛的看着西方的夜空。随着一股阵风刮过,他摘下了海军军帽,向着西面的大海深深的鞠了一躬。

随即,站在他身后的日本海军军官也都摘下军帽,向着西面的大海深深的鞠了一躬。

不知道他们是在悼念逝去的战友,还是在向击败他们的对手致敬。

也许,高野料到可能在巴西兰海峡遭到拦截,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料到,最终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可以说,高野在战斗开始后下达的一系列果断命令并没有错。

也许,他差的就是那么一点点运气。

让第5战队尽量缠住敌人的时候,高野就预料到,第5战队将为联合舰队做出牺牲,结果确实如此。除了“妙高”号幸运的逃脱劫难(被打成重伤,直到日本战败都没有修复)之外,另外三艘重巡洋舰全部战沉。===

接着,高野命令第1水雷战队发动鱼雷攻击。

毫无疑问,这也是为了拖住西面的强敌,为陷在海峡内的舰队转向争取机会。与第5战队一样,第1水雷战队的行动注定是为整支联合舰队做出牺牲。结果也确实如此,十二艘驱逐舰,仅仅只有第17驱逐队的四艘“风”字号驱逐舰逃脱了劫难,其中“谷风”号还因为损伤严重,在返航的途中沉没。

按照高野的判断,即便第1水雷战队的鱼雷攻击不能消灭敌人的主力舰,也至少能够迫使敌人的主力舰转向,甚至能够击伤敌人的主力舰。

紧接着,高野又命令西面的第3水雷战队发动鱼雷攻击。

与第1水雷战队一样。高野并没有对第3水雷战队地攻击抱多大的希望。说白了,大明帝国战列舰上专门安装了一百毫米速射炮。就是为了对付日本海军地驱逐舰,不然早就换成了更大口径的副炮。

如果第3水雷战队能够立下战功。在迫使敌舰队转向地同时,击伤几艘敌人的主力舰,那自然再好不过了。

高野的期望很快得到了回报,祖寿清不但被迫转向,而且“宣宗”号被鱼雷击伤。^^^^

问题是。高野并没料到,他也会遭到对手的鱼雷攻击!

在几乎所有日本海军军官的印象中,大明帝国海军都不是一支擅长鱼雷战,也不重视鱼雷地海军。

鱼雷诞生之后,并没有得到传统海上强国的重视。

当时,大明帝国与英国甚至认为鱼雷是“非道德”的海战武器,还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了“禁雷”活动,希望通过国际条约禁止海军使用鱼雷。

当然,就如同《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不可能完全禁止海军扩军备战一样,任何国际条约都不可能禁止鱼雷成为海战的利器。

相反。如同日本海军这类二流海军(当时日本海军只算得上是三流),不但不反对使用鱼雷,还非常重视鱼雷在海战中的作用。毕竟,拼主力舰。拼炮战,二流海军绝不是一流海军的对手。

直到上次世界大战爆发,大明帝国海军的鱼雷技术才算有所进步。

战后,大明帝国海军一如既往的重视火炮与炮战,对鱼雷技术以及鱼雷战术仍然不太重视。*****不说别的,大明帝国的驱逐舰在鱼雷作战能力方面就算得上是世界上最差地,比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氧气鱼雷技术的日本差了很大一截。

可以说,鱼雷技术与鱼雷战术是日本海军能够引以为傲的少数优势之一。

问题是。联合舰队就在自己地优势力量面前栽了跟头。

当时。第二舰队已经在向海峡外撤退,而且第三舰队与第四舰队正在对付那艘从**后面冒出来的。不知死活的轻巡洋舰。

这时候,高野已经知道,向西突围没有可能,只能向东突围。

为了缩短航行距离,高野命令四艘主力舰单独左转向,然后以原本留在最后面的“陆奥”号为首,向东返回。也就是说,四艘战列舰各自在海上转半圈,然后再恢复到编队航行状态,由“陆奥”号领队航行。

最新小说: 穿越大唐当股东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边的月亮 归藏 万历小捕快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九州立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