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巨浪 > 第九卷 投石问路 第六章 先海后陆

第九卷 投石问路 第六章 先海后陆(1 / 2)

?

海军技术转让谈判最终变成了军事技术合作共享谈判。

很快。土耳其、意大利、南部非洲(当时南非已经获得了一部分国家主权。只是并没有宣布独立。名义上仍然是帝国的海外领地)。埃及(在帝国陆战队占领了苏伊士运河之后。埃及就宣布独立。并且加入了同盟国集团)。日本(民主日本)等国也参加了谈判。并且将谈判范围扩大到了所有军事技术。

按照萧鼎昆的意思。帝国可以将一些关键技术。特别是对提高海军战斗力至关重要的技术提供给重要盟国。甚至帮助盟国设计大型战舰。同时。同盟国集团内有能力与实力的国家也应该做出相关的贡献。比如向其他盟国提供一些陆军方面的技术。

显然。萧鼎昆的矛头对准了德国。

虽然当时德国在海军装备方面不怎么样。但是德国陆军的装备却是世界一流。很多技术连帝国都垂涎三尺。不说别的。德国陆军的七十五毫米反坦克炮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帝国陆军一直想引进。可一直没能与德国达成协议。另外。德国制造坦克装甲的技术。以及坦克燃气发动机的技术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帝国在这方面比德国差了很大一截。

对于萧鼎昆的提议。土耳其与意大利立即表态支持。

毫无疑问。这两个国家都想获得帝国与德国地先进技术。而他们能够拿出来地先进技术并不是很多。

另外几个国家(地区)也都在帝国的控制之中。自然举双手赞成。

似乎早就预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十一月底。同盟国首脑齐聚开罗的时候。德国元首提出。拿出来共享的应该只有技术。还有资源。德国元首的理由也很简单。决定战争胜败的不仅仅是技术。资源更重要。

如此一来。问题就变得复杂了。

当时。对德国元首的提议最为不满的就是土耳其。因为土耳其确实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技术。却拥有与其国力不相称地资源。比如。产自土耳其南部海湾地区的天然气就能满足同盟国的需求。而产自土耳其中部地区地重油则提供给了帝国、德国与意大利三个盟国。可以说。除了在南面牵制住俄罗斯之外。土耳其在战争做出地最大贡献就是将其出产的战略资源源源不断的输往盟国。

如果按照德国元首地意思。可以用技术换资源地话。土耳其的收入将大大减少。

相反。意大利则暗中赞成德国元首地提议。说白了。意大利是一个资源比德国更贫乏的国家。如果能够用技术换资源。意大利手里还有一点本钱。

最终。萧鼎昆将几个盟国的首脑凝聚在了一起。

在元首会议结束的时候。同盟国集团的四个主要成员国基本上达成了交换技术。以及用技术换资源的初步协议。当然。怎么衡量各项技术的价值。以及技术换资源的可行性等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多边与双边谈判才能得到解决。相关的谈判工作绝对是一件费时又费力的事情。特别涉及到几个国家的多变谈判。至少都要花几个月才能达成一致意见。

无论如何。“开罗会议”是凝聚同盟国集团。集中同盟国力量的关键会议。

这次首脑会晤也开启了同盟国集团的深入合作。并且为战后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因为。在会议上。各国首脑不但商谈了交换技术与技术换资源的问题。还重点讨论了同盟国集团的下一步战略走向。与战略安排。为今后划分各主要成员国的重点作战方向做好了准备。战后。正是根据各成员国的重点作战方向。以及在各个战场上的投入比例确定了战后的世界秩序。以及世界新格局。

对帝国海军来说。“开罗会议”最重要的成果还是萧鼎昆与德国元首的单独会晤。

这次双边元首单独会晤中。确定了三个重要问题。其中有两个与帝国海军有关。一是帝国海军与德国海军未来二到三年内在北大西洋战场上的联合行动。二是帝国海军与德国海军的技术合作。

按照两国首脑与元首达成的协议。在今后二到三年之内。帝国的战略重点将放在太平洋上。力争将战略优势转化为战略胜势。在此期间。德国将主要承担对俄作战任务。为了削弱俄罗斯的战争潜力。帝国与德国海军将尽全力绞杀北大西洋上的航线。特别是从美国(英国)前往俄罗斯的海上航线。

按照这一战略规划。帝国将帮助德国设计一种或者二种适合破交作战的主力舰。并且向德国提供相关的技术。同时。德国将向帝国提供用来制造坦克的先进技术。以保证帝国陆军能够在二到三年之内打造出一支能够在西北战场上战胜俄罗斯陆军的强大装甲部队。并且与德国陆军携手击败俄罗斯。

由此可见。当时德国需要两种战舰。

最新小说: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归藏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穿越大唐当股东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