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巨浪 >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三十五章 德军将领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三十五章 德军将领(1 / 2)

?

\巨浪 第十四卷 双管齐下 第三十五章 德军将领

六月二十四日。夜间十点半。百慕大群岛以东大概五百五里处。

整齐排列成三列纵队的数十艘战舰正以近二十节的速度向西航行着。中间的主力编队中。为首的正是国海军最强大的战列舰“德意志”号。在其身后。分别是“日耳曼”号“'斯麦”号与“提尔皮茨”号。再往后。则是意大利海军的“维内托”号“意大利”号(原名“利托里奥”号)“罗马”号与“帝国”号。左侧则是由“沙恩霍斯特”号与“格奈森瑙”号为首的巡洋舰编队。右侧是近二十艘驱逐舰组成的驱逐舰编队。

虽然舰队里战舰的外观差别很大。但是不可否认。这是一支强大的舰队。

“德意志”号的司令舰桥内。莱因哈特冯斯佩上将非常满意的看着那些在夜幕中时隐时现的战舰。

作为德国海军第二位斯佩上将。莱因哈特继承了其叔父的遗志。在十六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德国海军学院深造。毕业之后就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年轻军官。并且在不到四十岁的时候就晋升为海军准将。可以说。斯佩的一生都是在与海军打交道。并且为德国海军奉献了毕生的心血。

绝部分德国海军将领不一样。斯佩是绝对的“海权主义者”。

上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国内万业凋零。国家实力跌到了谷底。当时很多德国将领与政治家都认为。不能再像以往那样。集中全部国力在大洋上与英国争高低。而是应该集中力量打造欧洲最强大的陆军。首先取欧洲大陆的霸权。再发展海军。虽然绝大部分德国海军将领认为不能仅靠陆军。甚至坚信没有海军的德国永远都不是强大的德国。比如雷德尔就一直坚持发展大海军。

但是绝大部分德国海军将领都认为。应该改变直接与英国抗衡的战略。转而寻找一个更容易对付的敌人。比如法国海军。只有这样。德国海军才能循序渐进。才能发展壮大。

毫无问。斯佩绝对不认为一支二流海军能够撑起德国的半边天。

德国要想崛起。要想获的足够的生存空间。既不能缺乏一支强大的陆军。更不能缺少一支同样强大的海军。归根结底。德国除了要在欧洲大陆上面对法俄这二个实力强大的敌人之外。还必须在世界各地获的更多的殖民地。获的更多的发言权。而能够依靠的就只有海军。按照斯佩的观点。英国能够成为欧洲头号强国。靠的不是其强大的陆军。而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当时美国海军的规模还没有超过英国海军)的海军。

在战后的二十年中。斯佩一直致力游说军界与政界的重要人物。

可以说。除了雷德尔之外。斯佩是“'斯麦”级战列舰最主要的推动者。当初。就是由他担任了“'斯”级战列舰的设计监督工作。并且从始至终都力求将“'斯麦”级战列舰打造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

也正是这段经历让斯佩认识到了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即德国缺乏建造战列舰的能力。

这不仅仅是工业方面的硬实力。还有科技与设计方面的软实力。

结果。斯佩成为了第一个提出从明帝国引进技术。或者在明帝国的帮助下建造新式快速战列舰的德国海军将领。

为了说服雷德尔与国家元首。斯佩还专门写了一份调查报告。

在这份报告中。斯佩详细阐述了德国在造舰方面与明帝国。与英国。以及与美国的巨大差距。同时阐述了从明帝国引进先进技术。或者借助明帝国的帮助建造新式战列舰所带来的巨大好处。

这份报告说的很直接。首先引起了雷德尔的重视。

只是。为了不过分刺激元首那脆弱的神经。在将报告递交给元首的时候。雷德尔修改了部分内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强调了德国在造舰方面的一些先进技术。以及要将这些先进技术利用起来。就必须借助明帝国的帮助。

正是雷德尔的这一改动。最终让德国元首采纳了海军元帅的意见。

显然。斯佩成为了“德意志”级战列舰(与之前的修真战列舰同名)的直接推动者。因为有参与“'斯麦”级战列舰设计与建造工作的经验。所以斯佩很快就被派往伊斯坦布尔。担负起了“德意志”级战列舰的设计与建造监督工作。

在此期间。斯佩还以同盟国联合舰队协调员的身份观摩了帝国海军第四舰队的几次作战行动。从中总结出了很多的战术。当然。以斯佩的能力。他也吸收了帝国海军的很多先进战术思想。这为他后来出任舰队司令官奠定了基础。

最新小说: 九州立志传 江边的月亮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 嫡女重归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穿越大唐当股东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