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红双静立无言,直到雅姨出现犹似在梦中。雅姨让他进屋,为他备好了饭食,关切道:“这一夜你恐怕没睡好吧,我特地从山中采了草药为你提神。
古红双恍惚道:“多谢雅姨关怀,只是那姑娘已走,不知她的伤势如何?都是我的不是。”
雅姨道:“他的伤势应该无碍,你快吃饭,我这就去为你熬点汤药。”古红双但觉她对自己实在殷勤备至,一想,她久居山中,少与人交往,好不容易有自己这个外人的到来,她肯定是非常欣慰。
秋风萧瑟,天地苍凉。落叶四散飘零。时至晌午,古红双向雅姨辞行,雅姨有些失望,看了眼古红双,疼道:“眼下天气转凉,看你衣服穿得如此单薄,不如就在我这儿多住几日,我为你做几套秋装,以备不时之需。”
古红双听罢此言,感怀良久,只觉她那如慈母般的呵护,实在令人感动,又怎忍心伤害呢?不禁流涕,哽咽道:“雅姨,你待我这般好,我可如何也不能辜负了你的情谊,以後我定当报答。”
雅姨道:“你在这多待几日就算报答了,你愿意吗?”
古红双觉得是怎麽也不该推辞的,于是点了头。雅姨一阵欣慰。古红双轻声道:“雅姨,你热情好客,令人感动不已,但因我有急事在身,不能耽搁太久,惟有在此小住几日,以表尊敬之意,你看——”
雅姨笑道:“不用客气,这样也好,我很高兴。”俩人相视而笑,又谈了许久,古红双却没提昨晚洞中之事。
这夜,雅姨开始为他做衣裳,由此数日,古红双就在此间住下,无聊时信手翻阅房中的医书典籍,也增长了不少见识,时不时,雅姨为他送来汤药,他一饮而尽,但觉说不出的好受。
已是第四日,古红双向雅姨道别,雅姨眼中泛著点点不舍之情,目送古红双远去。
烟雾缭绕,云霞明灭。古红双下得山来,向农夫打听到,原来此山名为碧云山,因其常年浓雾弥漫,远见或有绿光,因而得名。算算出来找寻西门姝已有月余,天下之大,何处是奔驰之地?
他一路向东而行,不觉行到长江之畔,这里山水灵秀,古迹甚多。他雇帆逆流而上,欣赏两岸风景,猿声续续幽啼,韶光普射,人游仙境,碧水轻舟,万物空灵。不久,又见群峰突兀,各有奇貌。
船家道:“已到巫峡,前面不远是有名的神女峰,仙气浓得很。”说著,用手一指。
古红双臻首一看,果见云雾氤氲,大与别处不同,山势陡峭,高耸入天,光线阴暗,突见一山峰霍然入眼,似见一衣裙曼长的仙子,微立峰头,昂首仰望。那一瞬间给人留下的惆怅、缠mian、喜悦、空投,情愫交织。细风吹过来,卷起她的发丝,衣襟翻飞,神光环绕,多少故事叫人想象,于是神女峰油然而生。
古红双心驰神往,竟有无比兴怀想要歌吟。他让船家随便在一处岸边停下。就此谢过船家,自己沿著一条山道踽踽而行。不久已到得一悬崖绝壁,眼见古木参天,山青石绿,已无路可走。远远地群峰苍茫,他翘首站立了一会,便躺在一巨石上,闭上眼,什麽也不想。
好久,一阵细细的说话声从远处传到他耳中,感觉声音来自山峰。古红双沿著说话声而去,只觉声音越来越进,他隐在草丛里,仔细聆听。
一个尖细的少女声音道:“爹疼她远胜于你我,小弟,难道你不在乎。”一个清爽的少年声音道:“大姐,你不该对如风姐不满,虽然爹疼爱她,但那是师徒之情,绝非我们与爹之间的骨肉之情啊!”
少女道:“我不管,总之,爹对她好我就不喜欢。她仗著自己武功好,就不把我放在眼里,这口气我可咽不下。”少年道:“姐,你这是何苦!”
少女道:“小弟,我想了个很好的办法来治她,你帮不帮我。”少年道:“这┅┅,姐,你可不要乱来啊。”少女道:“你帮不帮姐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