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包公奇案 > 第四章 惺惺相惜

第四章 惺惺相惜(1 / 2)

?包拯正为如何制止刘凤府的嚣张气势而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此时见有人出头,心里不由得暗暗一喜,但他又为这位书生担心,得罪了知州恐怕不是那么容易脱身的。

果然刘凤府冷冷的打量了一番那书生,喝道:“你是何人?此事与你有何相干?看在你也是个读书人的份上,快快退下堂去,我就不予你追究。”

“在下只是一介书生公孙策,我认为这件案子中有很大的疑点,望大人不要草率定案!”书生双手抱拳行了个礼说道。

“你是什么东西?官府的事情你也懂吗?回家读你的书去吧!”刘凤府怒道。

“刘大人,皇上说过,要广开言路嘛,你就让他说说他的看法,反正听听也没什么损失,如果他是胡言乱语的你再治他的罪也不迟呀!”包拯对这书生不由得产生了好感,忍不住为他求了情。

刘凤府不得不给包拯一个面子,他对公孙策道:“看在包大人的面子上就给你一个表现的机会,不过别怪我丑话说在前头,如果你胡说八道的话,可别怨律法无情,到时候包大人也救不了你!”

“那是自然。公孙策先谢过包大人了,在说出我的疑问前,我想先问一下刘大人,你说他们四个是盗走娘娘项链的案犯,那么可有人证?这一切都是谁看见的?”公孙策一语击在要害上。

“这个,这是更夫王四亲眼看见的。他说看见他们几个在项链被盗的前几天常在我家周围闲逛,案发的那天夜里的确是他们四个从我家的围墙内跳出来,手里似乎拿着一个盒子,他因为怕他们灭口,所以没敢叫,第二天才知道是娘娘的项链被盗走了,他在家里想了几天,才终于鼓起勇气来报了案。”刘凤府道,“这个王四是方圆百里有名的老实人,他绝对不敢欺骗官府的!”

“那刘大人能否派人把王四叫来,我想问他几个问题。”公孙策道。

包拯不待刘凤府回答,立即发下令牌:“来人,去把证人更夫王四叫来堂前问话!”包拯见公孙策一付胸有成竹的样子,有心助他一把,再说他也不相信刘凤府的片面之词。

刘凤府见包拯一口答应,硬生生的把到嘴边的话吞了下去,板着脸不再言语。公孙策意识到包拯在帮他,朝包拯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不多时,衙役就把王四带来了。王四是个五十开外,瘦瘦小小的老头,他长着一副小眼睛,一上公堂就骨溜溜的转个不停在察颜观色。他跪下来道:“小民参见各位大人。”

“这位公子有话问你,你必须据实回答,不许隐瞒,明白了吗?”包拯指着公孙策对王四说道。

“是,大人。”

公孙策走到王四面前,盯着他看了几眼,王四被他盯得低下了头去。公孙策问道:“跪在你面前的四个人你认识吗?”

“认识,他们是张龙,赵虎,王朝,马汉,我们常在街上碰到的。”

“刘大人说是你亲眼看到他们四个人去偷贵妃娘娘的项链的,你能再把当时的情形说一遍吗?你应该知道随意编造诬蔑他人的后果的吧?”

“知道,知道。”王四忙不迭的点头。

“那天夜里,快三更了,我恰好走过刘大人的后院,突然就看到他们四个人从刘大人后院的墙上跳下来,当时我就猜想他们一定是进去偷东西的,我怕他们发现我杀我灭口,就赶紧躲到一边,我清清楚楚的看到那个叫马汉的手里拿着一个盒子。第二天就传出娘娘的项链被盗了,那不是他们四个干的还能是谁呢?”王四道。

“你这个王八蛋,竟然敢诬蔑我们,我要杀了你!”马汉四人顿时就急了。

包拯一见这个情形,就把惊堂木一拍,制止了他们四人冲动的行为,他相信公孙策一定还有下文。

果然公孙策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为人察觉的笑容,他对刘凤府说道:“想必大人应该很清楚的记得项链失窃那夜的天气状况吧?还望大人告诉学生。”

刘凤府心里一惊觉得有点不妙,他想了一下道:“那夜可能是阴天吧。”几天前的天气状况,大家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刘凤府也不愿撒这弥天大谎。

最新小说: 穿越大唐当股东 嫡女重归 九州立志传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边的月亮 归藏 万历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