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联军里面尽是些自保之徒,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联军一方不会获得胜利,不仅不会获得胜利,还会遭到很惨重的失败。
面对关东军的实力,董卓也感到心惊肉跳,董卓女婿牛辅率领部队三万讨伐河东白波军大败而归,担心两方联络的董卓,拍李儒杀死了废帝刘辩,由于群臣议论要发大军对抗关东军,但是被郑泰劝阻,后又提议迁都到关中的长安,杨彪和黄琬两个人一再劝阻,被董卓在二月的己亥日以灾异降世为由免去官职;伍琼和周毖还是认为迁都之事不可为,董卓便以向敌军通信的理由杀死了当初举荐袁绍和刘岱的两个人。随后董卓又开始后悔杀死两个人,所以重新起用了杨彪和黄琬。
但是迁都一事在董卓的行政方略中却并未停止,在丁亥日,董卓以车驾送刘协西迁。又以步兵和骑兵逼迫洛阳数百万人到达长安,百姓被人踩死、被马踏死、饥饿而死、遭到抢掠被杀的尸体堆满道路。
作为此事的始作俑者董仲颖则留在洛阳毕圭苑,下令捉拿富翁,以罪名将他们杀害,没收他们的财产,死者不计其数。
更让忠臣以为不齿的是他竟然派自己的最爱的将领,也是自己的干儿子吕布吕奉先掘开先帝的帝陵以及公卿以下的坟墓,没收内里的财宝。
向死人要钱这件事情,董卓是东汉末年的第一位。最绝的并不是向死人要钱这件事情,而是之后董卓想出了一件和项羽犯的错误一样的昏招:火烧洛阳宫。
洛阳的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建筑物全部焚毁了,鸡犬不留,董卓留守在洛阳的废墟附近。三月乙巳日,刘协最终到达了长安,因为董卓未到,所以有司徒王允辅政。董卓在戊午日,因袁绍起兵反对他,所以杀死了袁绍的叔父袁隗、袁基及其家人,涉及五十多人,包括婴孩、妇女。
虽然董卓的倒行逆施令人发指,但是十三路诸侯却畏惧董卓的军力之强,不愿意先行,只有曹操认为既然起兵讨董就应该有所行动,所以率兵西进,准备进驻成皋,张邈派卫兹跟随。
当军队到达荥阳汴水的时候,遇上董卓大将徐荣,双方交战,但是曹操因为兵力太少而处于不利状态。
正在交战到白热化的时候,曹操却被一支箭射伤,自己的坐骑也受了重创。曹操的堂弟曹洪将马给了曹操,曹操不接受,曹洪便说:“世上可以没有曹洪,但是不能没有主公您!”他扶曹操上马,自己徒步跟从,趁夜逃走。徐荣看到了自己力战了一日,酸枣又不是易于攻陷之地,便率领着自己的部队回去。曹操回到酸枣后,见联合军队虽然有十几万人,但每天都在设宴聚会,不图进取,曹操十分的不满,便向他们进言:“只要袁绍领河内的部队到孟津,酸枣将领进驻成皋,占据敖仓,在轘辕、太谷建立营塞,控制险要之处;袁术则由南阳到丹、析,入武关偷袭关中,那时候,形势便可大体定局。如果只是在这里不思进取,只会失去天下名望,招来耻辱。”
张邈等人不接受曹操的正确意见,曹操便带着夏侯惇等到了扬州(千万不要认为是现在的江苏扬州)招募到了一千多名的兵士,屯兵河内,转属袁绍。
另一方面,孙坚从长沙北上,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后,终于和袁术会合,被上表封为破路将郡,领豫州刺史,属于袁绍麾下,准备北攻。
冬天,孙坚派长史公仇称回州督促军粮,于城门外设帐幔,邀请官属为仇称设宴送行。刚好董卓军数万步兵和骑兵突然出现,但孙坚仍在行酒令、谈笑自若,整顿部曲,命他们不可轻举妄动。
后来董卓部队骑兵渐到,孙坚才起来,慢慢地率军队入城,对他们说:“向坚所以不即起走,恐兵向蹈藉,诸君不得入耳。”董卓看到孙坚的军队整齐划一,不敢进行攻击所以率军出走。
后来孙坚改屯梁东(就是开封东),而董卓派徐荣和李蒙四处掳掠,与孙坚在梁县发生遭遇战,孙坚的军队因为寡不敌众遭到了大败,孙坚率领着几十名军士突围而出。
因为孙坚喜欢用红头巾,所以很快被奸贼董卓认出,他便脱下红头巾给自己的近旁将军祖茂戴上,引开了徐荣的骑兵,孙坚则从小路逃出。
但是他的近身部将却没这么容易逃脱了。祖茂被敌方军队追的困迫,便下马将头巾放在一条烧过的柱子上,自己则隐藏在草堆中。骑兵发现头巾以为是孙坚,便将头巾重重围绕,到近看才发现是柱子,这些兵勇便离去。
孙坚军队大多被俘虏,更被用残酷的手段杀害。比方说颍川太守李旻被活活的烹死,其他的士卒则以布裹缠,吊起倒立到地,用热油灌杀。
另外,屯兵河内的王匡也派泰山兵屯驻河阳津,准备进攻。董卓派出疑兵摆出要由平阴渡河,暗地里派遣精兵从小平北面渡河,绕过王匡军,在后方攻击,在津北大破王军。
但是后来队伍中的内斗愈演愈烈,首先是韩馥,因为他惧怕袁绍危及自己,渐渐的减少对河内、酸枣联军的粮食输送,军粮耗尽后,联军各自回到守地,但是各军仍保持盟友关系。
与此同时刘岱与桥瑁两个人一向交恶,刘岱便杀了桥瑁,以王肱领东郡太守。而董卓见盟军撤退,便派韩融、阴修、胡母班、吴循、王瑰想与袁绍议和。
众人到河内后,王匡告知袁绍,袁绍不答应,要王匡杀死胡母班、王瑰、吴循等人。袁术此刻也杀了阴修,只有韩融德行好才幸免于难。
袁绍与韩馥以刘协年幼,而且被董卓控制,相隔关塞,不知刘协是否平安无恙为由,想立刘虞为帝,曹操拒绝参与,袁术极力反对。
曹操之所以拒绝,是因为他心里还是有汉朝的,所以忠心促使他拒绝。袁术是一个不安分的家伙,本来他就想踢开刘协,自己当皇帝,但是他那个异母弟袁绍却要立别人为皇帝。别忘了,袁绍是庶出,他才是嫡出!
袁绍又得到了一个王印,这个王印是不是传说中的“玉玺”那就不知道了,但是我们基本可以通过这个王印看出袁绍的野心。
袁绍将王印举向曹操手肘处,你是自己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可以扶立刘虞为皇帝,但曹操只是大笑,暗地里却对袁绍十分的厌恶。不过袁绍和韩馥仍然在二月份推举刘虞为皇帝,派张岐等邀请未来的新君刘虞讨论事宜。
刘虞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怒斥张岐:“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戮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这句话说得很重,天下崩坏,皇帝失去了政权。虽然受到重恩,但我未能够洗雪国耻,现在大家各据州郡,应该一起合力尽心报效皇家,你们倒好在这里窝里斗了,这是互取耻辱!
韩馥这些叛将想让刘虞领尚书的头衔,但是刘虞知道这些人得寸便进尺,迟早有一天自己不想当皇帝也得被他们带到沟里去。所以他斩杀了使者,袁绍看到这里,只好放弃了这项计划。
与这次动乱同时进行的还有孙坚在二月收复散兵游勇,屯驻阳人,董卓便派遣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以及其他多位都督,率领五千步兵和骑兵来攻打孙坚。
胡轸为了显示自己的威武,便扬言要斩杀一个长官,作为郑苏军机的手段,各都督听到后都非常讨厌他,当然最讨厌他的当然还是吕布,这个在中国历史上面最厉害的武将,在世界历史上排名第三的高手(前两名是我们第二个系列所讲的本多忠胜(第二)和丰臣秀吉(第一)),所以如果不是董卓节制,他早一画戟戳破胡轸的喉咙了。
当到达离阳人城数十里的广成已经是黄昏了,兵困马乏,又受到董卓节度,便扎下营寨,喂马休息,准备在夜里出发,次日早晨攻城。各将领都很讨厌胡轸,想要破坏他的计划,吕布等便扬言阳人的士兵已走,应该立即追击。
胡轸决定立即出兵攻打孙坚,但是孙坚的军队已经整顿守备,董卓的军队无奈,加上士兵又饥又渴,人困马乏,唯有就地休息。吕布此刻又大喊敌人偷袭,全军混乱,弃甲逃走者无数。
逃出实力之后,才发现并没有敌人,刚好天亮,士兵们便取回兵器再次攻城,可是自己的军队已经被孙坚发现,加强了城池防守,胡轸等唯有撤退一条路可走。
孙坚出城追击的时候,将都督华雄一刀砍死。《三国演义》杜撰出了“虎牢关三英战吕布”和“关云长温酒斩华雄”这两个故事,实际上在弘扬的是“汉朝正统”的思想,所以《三国演义》在“扬汉抑魏”的路上越走越远。
下集:不了了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