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闪电断开,二人神魂回归身躯,一阵恍惚。望着彼此的目光,都充满异样。
周瑜往前走了几步,来到秦菊的近前,弯腰低身,用只有二人能听到的声音,以厚厚的唇部,勾起五个口型:“你今天很美!”
不等秦菊大人有所反应,周瑜走进自己的座位,按部就班的掏出课本“温习起来”,而心中却沉浸在品味着青春的悸动、纯美、青涩之中。
只是他这样的堪称“调·戏”的言行,留给少女的唯有“风中凌乱”。
不由自主的,秦菊那略显“面黄肌瘦”的俏脸上,飘来一抹鲜艳的血色。水一样的眸子里,也罕见的露出了一圈圈的羞涩涟漪。
“掩耳盗铃”般赶紧闭上星眸,秦菊难掩心中忽然加速的心跳,中度贫血的身躯,更是涌来一阵阵的眩晕。
好一会儿她才敢于睁开眼睛,只是目光却刺入了右前方的瘦弱身影,那是青春期的身影,那是男生的身影,那是周瑜的身影。
没有我们外人想象中的“羞怒”,只有“惺惺相惜”中的“微甜”。
仿佛能够接收背后的目光信号,周瑜回转头来,果断也给了秦大人一个神秘的“微甜”。这甜来自哪里?我一双眼睛,映入另一双眼睛,我眼中的两颗“惺惺”,相吸和相惜你眼中的两颗“惺惺”。
你是我心中的“优乐美”,你是我心中的“大长今”。
相视一笑,二人彼此无言,当然更多的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周瑜已非彼周瑜,此刻自然无心读书,他望着前方黑板,两侧挂着励志的标语,一侧是隶书写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另一侧是行书微草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海、学海、学海。
高三是一个紧张的学年,上学期开始就逐渐掉进“题海”的世界。学生苦不堪言,却从难挣扎,学习是他们唯一的渡舟,以期到达彼岸,以此来博前程。
没有人知道,来年这一班的同学是如何的“各奔东西”,各奔前程。
时间来到8点45分。
千里之外,万里时空,B市“有朋自远方来”。
坐在高三(8)班的周瑜,能“不亦说乎”吗?
别和某作者一样小白,别读错了,不亦说乎:不亦悦乎。说,不是说话的说,而是喜悦的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