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汉末曹魏 > 2.新陈代谢

2.新陈代谢(1 / 1)

?董卓进京之后,朝廷内外就数这支能征善战的西凉兵能够打硬仗。

就在回到洛阳的当天,也就是189年的9月25日,少帝进宫之后,大赦天下,改元为昭宁。

董卓入京之后,自封为司空,权倾朝野,但他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服从他的威严。武将的脑子就是如此简单,他决定先来一个下马威,然后再清除异己势力。

所以他下决心废除刘辩,另立陈留王刘协为新天子。虽然卢植和袁绍手中也都有重兵,但是只有他们两个人在朝也是双拳难敌四手。

昭宁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189年9月28日),董卓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逼何太后下诏废除刘辩的皇位,诏书是这样写的:“孝灵皇帝不究高宗眉寿之祚,早弃臣子。皇帝承绍,海内侧目,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在丧慢惰,衰如故焉;凶德既彰,yinhui发闻,损辱神器,忝污宗庙。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而乃有阙,罪之大者。陈留王协,圣德伟茂,规矩邈然,丰下兑上,有尧图之表;居丧哀戚,言不及邪,岐嶷之性,有周成之懿。休声美称,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可以承宗庙。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

诏书大意我就不解释了,大家都能看得懂中国语(为了发行世界,特地用世界通称来形容我们伟大的汉语)。但是在这里解释一下,董卓之所以能当上司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认董太后为同族,而董太后最不孝的儿媳恐怕就是灵帝的第二任皇后何氏了。

中国擅长的儒家学说到西汉已经变成了经学思想,但是孝道的氛围越来越重,直到后来的清朝乃至现代成为禁锢中国人思想的一把枷锁。东汉末年的时候儒家思想中的孝道却成为了董卓利用的工具,这不得不说是经学的纲常太重了。中国是一个重视仁孝的国家,但是最后却演变成为了现代的愚孝;日本重视忠义的思想,最终演变成了明治——昭和时代的愚忠。

诏书是读完了,太傅袁隗把废帝弘农王身上佩戴的天子玺绶接下来,进奉给了刘协,刘协于是即位,改元永汉。袁隗扶弘农王下殿,向新皇帝称臣。

一个皇帝只当了四个月就下台了,当然很悲戚,但是董卓是死也不放过弘农王了。

第二年正月(190年),刘协改元为初平,但是山东各地的刺史、州牧和太守已经有很多不满于董卓的专权乱政,起兵讨伐董卓。

董卓怕他们以迎废帝弘农王的名义讨伐自己,干脆将弘农王害死。董卓将弘农王置于阁上,于初平元年正月十二癸丑日,也就是190年3月6日,派郎中令、自己的女婿李儒献毒酒给弘农王,说道:“服此药,可以辟恶。”弘农王当然知道李儒不会那么好心。

“我没有病,这是想杀我罢了!”刘辩坚决不肯喝下毒药,例如强迫他喝下毒药,不得已,刘辩才和自己的妻子唐姬以及随从的宫人饮宴而别。饮酒过程中,弘农王悲歌道:“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蕃。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

弘农王刘辩被毒死,享年十五岁(虚岁)。初平元年二月,刘协下令将自己的哥哥葬在已故中常侍赵忠的墓穴中,谥号曰怀,史书上称为怀王。

李傕之乱平息后,刘协知道嫂子唐姬还在人间,乃颁布诏书迎接她,封他为弘农王妃,将她安置在已故弘农王的墓园中。

刘协登上皇位之后,就是汉朝最后一代皇帝,他的故事和曹操的故事我们放在一起讲,因为曹操的薨逝(曹操最后的爵位是亲王,所以当得起这个薨字)就代表着汉朝最后一个皇帝的政治生命行将完结。

所以我们用一章半的篇幅先解释一下这位皇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做傀儡做的最长的皇帝,一做就是三十年。

刘协被董卓立为皇帝之后,董卓开始了他长达三年的祸乱超纲的生活。董卓首先给自己找了一顶“丞相”的帽子戴在了自己的头上,不久又加封自己为太师,完全控制了中央的政权和军权。

董卓的军队在洛阳劫持财务,**妇女,无恶不作。次年,也就是初平元年春天,各地州郡牧守一讨伐董卓的名义纷纷起兵。由于起兵的州郡都来自关东,所以这支军队名叫“关东军”。《三国演义》上面记述的是十八路诸侯,实际上只有十三路。

据《三国演义》记载,这支军队一共有十八支小部队组成,这十八路诸侯分别是:第一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袁公路(这个表字好啊,袁世凯时代建起来的公路,都可以叫这个名字);第二阵,冀州刺史韩馥韩文节,这个人死的比较冤,我们还是在后面讲起吧;第三阵,孔伷(zhou四声)孔公绪,这个人可是死于这场战争的;第四阵,兖州刺史刘岱刘公山;第五阵,陈留太守张邈张孟卓;第七阵,东郡太守桥瑁桥符伟(《三国演义》上面写成“乔瑁”);第八阵,山阳太守袁遗袁伯业,袁绍的兄长;第九阵,济北相鲍信;第十阵,北海太守孔融孔文举,就是那个让梨的家伙;第十一阵,广陵太守张超张景明(《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字孟高);第十二阵,徐州刺史陶谦陶恭祖(应该是位老公举了);第十三阵,西凉太守马腾马寿成;第十四阵,北平太守公孙瓒公孙伯圭;第十五阵,上党太守张杨张稚叔;第十六阵,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孙文台;第十七阵,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袁本初;第十八阵,曹操曹孟德。

这十八个阵营,实际上真正历史上记载的只有十三个:《三国志》里面记载,这是三路诸侯的名姓:1.曹操;2.袁术;3.韩馥;4.孔伷;5.刘岱;6.河内太守王匡;7.袁绍;8.张邈;9.桥瑁;10.袁遗;11.鲍信;12.张超;13.孙坚。其中,曹操是在中平六年(189年)起义的,其他的人都是在190年起义的。

至于为什么真正历史上的十三路诸侯到了《三国演义》之中变成了十八家,那是因为两个原因:1.场面必须撑起来;2.为了弘扬正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既然董卓已经成为国民公敌,那么剩下的诸位将官那都是正义者。

之所以有些人不讲孙坚、马腾、孔融等将军作为讨董联盟的起义军首领。那是因为孙坚有时候和袁术是站在一起的,马腾在真正历史上是与董卓一起“反革命势力”,大家可以去看一看《三国志》。

在这十三位反王里面,袁绍和王匡两个人屯兵河内(当然不是越南国的都城),张扬也是率手下的数千人投靠;张邈、刘岱、桥瑁、袁遗和鲍信屯兵酸枣,曹操隶属于张邈麾下;袁术屯兵鲁阳,孙坚从长沙赶往与袁术会合;孔伷屯兵颍川;韩馥则留在邺城,给予联军军粮。

在这各路群雄之中都推举袁绍为盟主,因为袁绍不仅是“四世三公”,而且性格也是十分的刚愎自用。况且那个时候联军中的各大头目都各怀鬼胎,心思都不在打击董卓的问题上面,袁绍只要和他们产生矛盾,那么就只有将联盟分裂,各自为战。

但是这个联军之中,有一个人看出了曹操的潜力,这个人就是鲍信,他认为在这个军中曹操才是最有能力领导大家推翻董卓的。

袁绍自号车骑将军,其他的人都被假授官职,其中曹操就被封为“奋武将军”。

而在此刻,之所以其他的几路大军不在正史的记载范围之内,是因为他们各自都有事情:公孙瓒是一个圆滑的家伙,所以并没有对讨伐董卓这件事情发表看法;陶谦是与董卓保持着“亲密战友”关系的人,况且两个人年岁相互差不大,也许还能成为夏洛克与华生那样的“基友搭档”。

至于刘焉,他没有参加战争,而是保州自守,也忒不仗义了,别人打仗,你好歹援手一下,不能一句“不干涉别国(东汉现在已经分成了诸多的小弹丸,所以称国也无妨)内政”就把事情搁置了。

孔融正在打击黄巾军的余党,虽然“三张”(张宝、张角、张梁)已死,但是架不住他们的残余势力还存在。

马腾在西方与韩遂建立了自己的势力,因为还是很弱小,所以与董卓建立了关系;至于公孙度,还是在辽东建立根据地,也和董卓保持着亲密的关系。

刘虞和公孙瓒一样,没有表态,所以也不能算在討董联盟的的阵营里面。陈温和前两者一个样,都是圆滑世故的一些人,所以也没有表态。

剩下的那些小头目中,焦和虽然起兵了,但是因为青州黄巾军死灰复燃,所以没有参加会盟,不久之后病死。王睿本来也有起兵,但是孙坚和他有私怨,将他逼死了。

这回高兴的是董卓,因为虽然有十三路大军讨伐他,但是他身边却有一个勇武过人中国无双的战将——吕布。

请看下集:联军内斗

;

最新小说: 归藏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边的月亮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 嫡女重归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