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汉末曹魏 > 4.不了了之

4.不了了之(1 / 2)

?当孙坚斩杀华雄的时候,十三路诸侯已经开始了内讧,袁术见到孙坚打败了董卓,有人就开始说闲话了,毕竟在那个时候谁都想当皇帝,袁术也不例外。就像现在的企业一样,都喜欢当孙子的人。

鲰生就对本来不明白的袁术说道:“加入孙坚得到了洛阳,您便无法制衡他,这是除去了狼反而招来老虎啊!”袁术心里生了疑窦,不运军粮给孙坚。

孙坚便连夜赶回鲁阳,言辞切责袁术,袁术惭愧,立即调发军粮,孙坚也回到了阳人城。

董卓也知道孙坚如此的厉害,派遣李傕游说孙坚和亲,更称可以令其子弟们担任刺史郡守,但孙坚大骂董卓,一口拒绝。立刻进军大谷城,董卓亲自率军对于孙坚在先帝陵墓前发生战斗,董卓败走,移屯渑池,另在山西募集兵队。

孙坚的军队进入洛阳宣阳城门,击退吕布。孙坚扫除宗庙,祭祀天地,分并处函谷关,到新安、渑池防御董卓军队,董卓对长史刘艾说:“关东军中只有孙坚是值得注意的,各路人马时刻留意他的一举一动。”

董越被董卓派去屯兵渑池,段煨屯兵华阴,牛福屯兵安邑,其他将领留守各县。对制衡山东,自己则出发向长安。而孙坚修塞各陵后,率军回鲁阳城。

洛阳因为破坏严重,只成为董卓与关东军对阵的屯兵之地而已。虽然孙坚攻进了洛阳,但是联军中各大英雄已经结下了仇怨,一起对抗董卓的良好气氛已经不复存在了,转化而来的,是为了开拓自己的领土。

董卓讨伐战在190年开始,到191年结束,历时一年,最终没有取得大的战果,原因其实很好总结:

1.董卓势力虽远不如十三路诸侯,但是掌握着“日本天皇”一样的精神领袖——刘协。所以那时候的圣旨还是管一点用的,如果谁此时公然称帝,那么死亡的人将会是称帝的那个人。

2.十三路诸侯的盟主是一个比较没头脑的人,毕竟像这种“官二代”在太平盛世的时候都作威作福,东汉乱世之中,官四代的袁绍更加的没头脑。所以盟主应该是曹操,不应该是袁绍。

3.吕布是武力最高强的一个,也可以说是那个时候的勇将,世人总把吕布放在第一位,也是有道理的。

4.十三路诸侯内部有着千丝万缕的矛盾,我曾经就说过,十三路诸侯就是十三个手指,你用手指戳人,哪有不失败的呢。

十三路反王已经分裂了,朝政重新交给了董太师。但在这之前突发事件让朝廷内部有了转机,刘虞的儿子刘和当时在长安皇帝身边担任侍中,刘协想凭借关东军的力量回到洛阳,用来摆脱董卓的控制,就派刘和潜出武关求救。但是关东军的内斗实在是太严重了,没有意向西讨董卓。

孙坚在攻陷洛阳的时候捡到了一枚传国玉玺,最终在袁术劫走其妻子吴夫人的毒计之下被迫交出,成为袁术后来称帝的依据。

初平二年(191年)四月(旧历,也就是农历),孙坚在袁术命令下征伐刘表所在的荆州,刘表部将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的时候,草丛里面的伏兵在竹林间发射出了冷箭,孙坚中箭,脑浆逆流而亡,年仅三十七岁。

当孙坚死后,孙策本应承袭父亲乌程侯的爵位,但是孙策却让给了自己的四弟孙匡。

看来朝廷外部的力量是永远没有指望了,所以朝廷内部采取了“自力更生”的政策,暗自集结了反对董卓的力量,这一支力量的头领就是司徒王允。

在这里我们还原一下真正的“连环计”(也叫美人计),实际上貂蝉确有其人,但是是这个“刁”字。

首先正史上董卓和吕布确实是一对义父子,但是刁蝉是董卓的小妾,和王允没有关系。

下面的事情就有点难以启齿了。董卓这个人属于火爆脾气(私以为这是一个白羊座,一点就着),一次吕布和刁蝉两个人**的时候,无意间被董卓发现,董卓随手抄起戟,掷了过去。至于是不是在凤仪亭扔的,这个说不准,我不是袁腾飞,不能杜撰历史。

事后,吕布因为这件事情想董卓赔了罪,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可是董卓不记得,吕布还记着呢。

吕布这个摩羯座男士特点就是记忆力很好,智商是一等一的,没事认个干爹,那是常有的事情(黄秋生老师别见怪)。

王允为了完成除贼大业,团结了原来被贬官了的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士孙瑞,决定诛杀董卓。但是一批文官什么时候才能杀掉身为武将的董卓呢?

最新小说: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万历小捕快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