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汉末曹魏 > 10.历史决定战役 1-b

10.历史决定战役 1-b(1 / 1)

?袁绍当然不会想到,曹操是诱敌深入。所以曹操一边退,袁绍一边前进,很快,袁绍的补给线又开始拉长了!

七月份的时候,袁绍进驻阳武。八月份的时候,袁绍又向前推进,逼近官渡。沿着沙丘安营扎寨,东西绵延几十里。这就把曹操逼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曹操能怎么办呢?只能安营扎寨,和袁绍对峙。

战争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相持阶段。这一阶段,双方打得战斗没有,小的摩擦倒是时常发生。

首先是袁绍冲动的性格让他在军营之中捡起高楼堆起土山,居高临下的向着曹操大营中放箭,曹操的大军死伤惨重,所有的人只好把盾牌举在头上,并且一个个的胆战心惊。

于是在天空中曹操看见五个字:那都不是事。所以曹操的这一方面也组织了强有力的反攻。曹操制作了“发石机”,可以把大块的石头像炮弹一样发射到袁绍军营里去,把袁绍的箭楼全部摧毁。

这在当时就要算是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袁绍军营里的士兵被吓得魂飞魄散,都说这种军事装备为“霹雳车”。

袁绍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派工兵挖地道,准备偷袭曹操。曹操则挖壕沟来对付袁绍,又派了奇兵去奇袭袁绍的运粮车,这一次袁绍可第一次被人烤着玩啊。

虽然说最后曹操略沾了一点便宜,但是袁绍的主力并没有损失多少,所以两方算是打了一个平手。

我看中共党史的时候发现一个十分厉害的情况,虽然人们都说“任何国家、任何王朝的历史都是经过统治者修改过的”,但是我更愿意相信当时的领导人老陈、小陈、老秦、布劳恩(本来我还想称他为老李,但想想人家身为德国纳粹的成员还有胆量来中国共产党,实属不易,所以还是将他的姓氏写上吧)或者他们的手下也犯了袁绍那样的错误,毕竟计较一城一省的得失,没有意义。

相比于正面的试探,曹操和袁绍的小动作也是不断的,曹操正在官渡作战的同时,原来投降曹操的黄巾军将领刘辟在汝南背叛曹操投降袁绍。

袁绍派遣刘备和刘辟会合,在许县周边骚扰,可是曹操清楚刘备的武功,也清楚刘备的势力大小,一个连英雄榜前六强(吕布、赵云、典韦、关羽、马超、张飞,这个排名的原因,我们会在第六本书中讲到,暂且保密)都没排上的人,怎么能够打得过自己手下的任何一员武将。

所以曹操派遣了自己的手下战将曹仁,草人当然也不会轻易放过这个可以灭掉袁绍的机会,将刘备和刘辟打得落花流水,刘辟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最终被曹仁杀死。

刘备再次上演了以前的剧目,同样的不讲义气,同样的速度飞快。刘备如果换到现在,真可谓是刘翔一类的人物啦。

此刻,曹操想到了北方的乌桓,这家伙此刻真可谓是一枚“可利的棋子”(借用一下战国大名石田三成的名言)。曹军在南方,乌桓在北方,袁绍夹在中间,很容易形成腹背受敌的势头。

这样的平手战实在让人难以忍受,尤其是看到手下的运粮军士每日的辛苦的运粮,曹操心也有不忍。所以曹操开始夸下海口,说十五日之内必将击破袁绍,不用大家如此的辛劳。

曹操也没有把握啊,毕竟这样的拉锯战(seesawgame)实在是太苦了,曹操不想再打下去了,袁绍的军队十分的厉害,速度也十分的快,所以曹操马上顶不住了。

可是荀彧在许昌发来书信,希望他再次坚持起来,因为袁绍阻碍统一的大势,已经将自己摆在了不利的一方面。袁绍倾巢而出,孤注一掷,这是铁了心要和您决一死战啊!他是绝不会善罢甘休,更绝不会半途而废的。现在的形式是以最弱对付最强的,如果不能战胜,就一定会被消灭干净,没有第三种可能。

荀彧的回信,最后一句话是非常有用的:“曹公啊曹公,成败就在此一举了!袁绍不过布衣之雄,明公却是神武明哲,何况还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哪里有不成功的道理?”

贾诩更是主张曹操一定要打下去。他对曹操说:“明公的智慧超过袁绍,勇敢超过袁绍,用人超过袁绍,决断超过袁绍。有着四大优势,却半年不能战胜袁绍,原因就在主公总想万无一失。其实,只要一鼓作气,抓住机遇,片刻功夫就可以大功告成。

紧接着,曹操和袁绍就迎来了官渡之战的第三阶段——转折阶段。这一阶段有三大标志,这三大标志,就影响着袁绍的判断。

第一个标志,是刘备这个马术冠军(因为古代人都是骑马)再次出逃。刘备从汝南逃回袁绍大本营之后,就想袁绍建议应该联合刘表。

于是袁绍命令刘备带领着自己的本队在汝南恢复兵阵,刘备赶紧溜之大吉。刘备逃走,一共有两种原因主宰。第一种原因是刘备兵败汝南逃回黎阳,之后,袁绍脸色不好看。毕竟自己的爱将关云长劈死了袁绍的将领颜良,而文丑又是和刘备一起进攻曹操的时候,被曹操的乱军杀死,刘备当时不讲义气,逃走了。我认为这件事情应该算是刘备溜之大吉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就是刘备的灵感起了作用。刘备已经习惯了寄人篱下的日子,这也就保证他有了一种预知的灵感。他曾经投靠公孙瓒攻打过袁绍,投靠过陶谦攻打曹操,投靠曹操攻杀吕布,现在又在投靠袁绍攻打曹操。现在刘备已经知道袁绍迟早是要倒台的,所以必须再寻明主。

第二个标志就是许攸叛逃,这一点大家想必都知道,因为袁绍既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又不能听取他的意见,奸臣审配又逮捕了他的妻子和孩子,这三点真是不可忍耐!

许攸一走,袁绍的大亏就吃定了,曹操却得到了一个大便宜。许攸的作用和《神探狄仁杰系列》的狄春的作用是一个样子,他不仅是袁绍的老人,而且足智多谋,还有更绝的就是他掌握着袁绍的许多情报。相当于特高科的机关长。

许攸一到曹营,为曹操出了“火烧乌巢”的计策,这个计策就是《三国演义》记载的那个样子。曹操亲自率军来到乌巢,乌巢是袁绍的军粮库,但是袁绍认为城池最要紧,并没有派重兵把守。

曹操化装成袁绍的军队,人衔枚,马缚口,趁夜色,抄小路,急行军奇袭乌巢,结果袁绍的军需物资和后勤设备完全被毁。

第三个标志就是张郃反了,张郃之所以最终死在了司马懿的阴谋之上,是因为他的武功绝不在曹洪曹仁之下。

那么,张合又是如何反叛的呢?

请看下集:历史决定之战(1-c)

;

最新小说: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