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汉末曹魏 > 24.血色的鸭梨

24.血色的鸭梨(1 / 1)

?第二个问题:曹操到底该不该骂!虽然曹操确实有些地方实在是该骂,但是并不代表那个摩羯座**男祢衡骂了他,就可以成为英雄了。还得看一下祢衡骂了什么,为什么要骂曹操。

有人说祢衡骂曹操是因为曹操篡汉,但是这一点值得讨论一下,因为曹操有篡汉的心思但是没有篡汉的实际有力的行动,他反而更加敬奉天子。但是反过来推理一下,我们又可以看出,曹操如果真的想篡汉,那么荀彧必然会反对他,那么祢衡为什么要骂荀彧呢?

其实祢衡骂曹操,主要还是对曹操既蔑视又厌恶,既厌恶又憎恨。世界上好像除了孔融和杨修,就没有什么祢衡不蔑视、不厌恶、不憎恨的人了。何况曹操对祢衡已经够意思了,他受到了祢衡的羞辱,但并没有怎么样。

祢衡到底死得冤不冤呢?这个问题我只能说,冤有冤的原因,不冤有不冤的道理。无论祢衡当时有多么的可恶,但在当时是不构成死罪的。

当我看《三国志》的时候,发现了一段话,这一段话的大意是祢衡在刘表那儿的时候,祢衡不断地用美言夸赞刘表,但是又不断地讽刺刘表的亲信,这使得刘表亲信就在酒席之后造祢衡的谣言。而且刘表明知道黄祖暴躁的脾气,却硬要将祢衡向黄祖那边送,这明摆着是刘表在借刀杀人。另外曹操将祢衡送到刘表那儿,全是因为刘表的宽厚,所以曹操不存在借刀杀人之嫌。

祢衡的死因有三:1.自己找死;2.刘表借刀杀人;3.时代太黑暗。总之,祢衡的死就在于当时的社会没有法制和人权。

一个江夏的太守,仅仅因为没有面子,就可以随便杀人,这算什么事情!

孔融的死可要比祢衡高尚得多,起码说他让一部分人知道“礼”的重要性。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官职是将作大匠,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部长。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称帝,曹操便想公报私仇,乘机杀掉和袁术有婚姻关系的太尉杨彪。孔融听说后,立即去找曹操,引用《周礼》中的句子:“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何况杨彪和袁术只是亲家。曹操打起了官腔,说这是天子的命令。

孔融听后心里暗自骂道:“莫非成王要杀召公,周公也说不知道!曹阿瞒,你这是鲁班门前摆弄斧子,冒充门内的!老子是文学巨匠,你这点小伎俩,瞒得过爷爷么!”

但是明面上,孔融却很恭敬的对曹操说:“如今天下人敬重您,只因为您聪明仁智,办事公道。如果滥杀无辜,只怕天下人都要寒心了。如果您真的那样办了,首先第一个,我孔融堂堂鲁国男子汉,明儿个就不来上班了!”

曹操听到孔融这样回答他,他差点没有气晕过去。但是他转念一想,曹操说得好像也有道理,杀杨彪的话,得罪的不只是孔融一个人,而是天下所有的文人都会指着自己的鼻子骂。要知道文人杀人才没有礼仪可言呢。虽然表面上不敢发作,实际上当时曹操的心里也结了一个大疙瘩。

然而孔融却不放过任何一个打击曹操的机会,毕竟曹操虽然没有打掉汉朝皇帝,但是他的作为已经明显僭越了一个丞相甚至一个诸侯王的权限!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邺城,曹丕把袁熙的妻子抢来做老婆。孔融逮住了这个机会,写信给曹操,信上说当年武王伐纣,把妲己献给了周公。曹操因为孔融博学,以为真有其事,便问他是从哪本书中看来的。孔融说:“以今度之,想起当然耳。”曹操当时的表情一定是很难看的。

曹操为了节约食粮,下令禁酒,孔融又跳出来唱反调,说天上有酒星,地上有酒泉,人间有酒德,,酒怎么可以禁止呢!再说从古以来就有因女人而亡国的,怎么不禁女人?这些话当然让曹操很不受用,但是孔融的才气很大,曹操即使愤怒,也只能心里不平罢了。

当然,这些话到不至于让曹操将孔融杀死,最终致使曹操杀死孔融的是因为政治路线的对立。要知道,曹操的政治路线一直以来是曹操派系集团的政治纲领,是不可被人反对的。

比方说官渡之战,孔融就在朝廷上散布“袁绍不可战胜”的言论,但是这种言论很显然遭到了荀彧的驳斥。

孔融还曾上书朝廷,提出应该按照古代的制度,首都千里之内不封侯。曹操便一心是冲着自己来的,是要把自己这个侯爵打发到千里之外去。加上孔融和刘备关系不一般,曹操便决定在出兵荆州之前,解决掉孔融。

当然杀掉孔融之前,你得有所预备。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六月,曹操宣布改革官吏制度,恢复了丞相和御史大夫,新的御史大夫(监察部长)就是郗虑。郗虑原本就与孔融不和,对曹操的命令的深刻含义也是心领神会。

很快郗虑收集到了孔融的所谓罪证,并且让一个叫路粹的人写好了举报材料。其中最严重的一条就是扬言“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

所谓卯金刀,实际上是一个刘字,这便是谋反了,当然该杀,可以杀死。于是孔融很快就被下狱处死,当年孔融才只有五十六岁,连老婆孩子也受到了牵连。

当然曹操用来杀孔融的罪名并非是“谋反”,而是“不孝”。至于这件事情,还是请礼仪学家为大家解释,否则有可能会把大家引入到“愚孝”的境界。

曹操利用孔融的言论,在布告上面,曹操恶狠狠地说:“融违天反道,败伦乱礼,虽肆市朝,犹恨其晚。”

这是典型的专制政治的表现。首先我们并不知道孔融是否真的有如此狂妄的言论,布告上讲述的是听祢衡说的,祢衡从孔融那里听说后,便到处传播,影响恶劣。然而祢衡已经死去,死无对证,说不清楚了。

这种话孔融是不会说出来的,毕竟身为一个经学的捍卫者,如果说出这样又被三纲五常的话,真的不好说下场会是怎样的。实际上,这句话像是祢衡说给孔融听的,但是曹操身为丞相,掌握着国家的实际权力,他说有就有,别人的意见都可以保留。

即便这句话真的是孔融所说的,顶多就是不像话,有错误但是不能算是犯罪。曹操是一个不讲人权的家伙,连腹诽都有罪,就更不论这种猖狂的言论了。

况且就算孔融这家伙有不孝的言论,但是曹操主张的是唯才是举,这种人物不拘小节,连盗嫂受金、不仁不孝都不要紧,怎么会仅仅因为这一点就杀人呢?

其实曹操用不孝的罪名杀死孔融,更加证明曹操是一个极有心计的政治家,孔融则是一个意气用事的书呆子。

1.汉王朝历来主张以孝道治理天下,曹操杀孔融,说明他维护的是孝道,光明正大的洗刷了自己谋权篡位的嫌疑。

2.这样做不仅从肉体,更从名声上面毁灭了孔融。孔子的二十世孙连自己祖宗的思想都不遵守,人品和生命没价值啊。陈寿在《三国志》中不敢为孔融作传也是由于这个原因。

3.曹操杀孔融也是为了正一正风气,因为东汉后期形成了“清流”这一流派,他们之中虽然有些高洁之士,但也不缺沽名钓誉之徒。所以曹操是不允许这些人存在的。

这样,我们就把曹操中期(208——216)年的历史讲完了。从下一讲开始,曹操的政治上面就开始出现了较大的滑坡。

孔融死了,那么曹操未来的路又该怎么走?

请看下一讲:制造冤案

;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嫡女重归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归藏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