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春秋列国风云 > 第1章曲沃庄伯 前812年-前717年

第1章曲沃庄伯 前812年-前717年(1 / 1)

?公元前812年,晋国内乱愈演愈烈,晋献侯去世,传位晋穆侯(名费生,第九任国君)。

穆侯生了两个嫡子,老大叫仇,小的叫成师。

公元前785年,晋穆侯去世后,晋穆侯的长子(公子仇)没能成为晋国国君,而由晋殇叔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篡位自立,成了晋国的统治者。

晋国嫡长子继承制第一次被打破,公子仇出奔他国避难。

殇叔四年(前781年),公子仇率领其追随者成功袭杀殇叔,公子仇自立为晋君,是为晋文侯。

殇叔也因这次被杀而被谥为殇。

这次内战在当时似乎对晋国的各方方面并没有造成太大的震动,但它却为晋国后来长达67年的内战埋下的炸弹。

晋文侯(公子仇)对周王朝是立了大功的,他在周平王继承王位并且东迁洛阳的过程中,贡献极大,周平王特地下了一道文书进行表彰,这便是《尚书?周书》中的《文侯之命》。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所杀,周平王宜臼和携王余臣各自称王,周二王并立。

公元前761年,晋文侯(公子仇)杀携王。周室归一。

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公子仇)去世,其子伯继位,是“晋昭侯”。

传说晋昭侯很惧怕他的叔叔成师。

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就把曲沃割让出来封给叔叔成师,是为曲沃伯,世称曲沃桓叔(桓叔是号,因为是国君的弟弟,故称桓叔)。

由于曲沃强大,晋昭侯感到恐惧,于是自改国号‘晋’为‘翼’(翼,晋国的旧都),有退让的意思了,故此时谓之‘二晋’。

公元前740年,晋国大臣潘父杀死晋昭侯(这是晋国内乱中第一位被杀的国君),想迎立桓叔为国君,被晋人拒绝。

没办法,只能由晋昭侯的儿子(公子平)嗣位,是为晋孝侯。

晋孝侯及之后的国君,都称“翼侯”。

公元前731年,曲沃桓叔(成师)也去世,桓叔的儿子曲沃庄伯(名鲜,钏,又名鳝)嗣位。

公元前724年,晋国公室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一面遭到东部山区赤狄部落的侵扰,一面还得抵抗曲沃的进攻,曲沃庄伯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曲沃庄伯带兵伐翼,杀死晋孝侯(公子平),这是晋国内乱中第二位被杀的国君;翼人还是不服曲沃庄伯,在荀国等诸侯的援助下进行反击,曲沃庄伯只好退回曲沃。翼人又立晋孝侯的儿子(公子郤)为君,就是晋鄂侯(公子郄)。

————————————

【公元前719年,曲沃庄伯挑起事端,讨伐翼地,翼侯(晋鄂侯,公子郤)反击,公子万救翼地,荀叔轸追之,直到家谷,在那里取得一场大胜,还烧了曲沃的“禾”,曲沃庄伯的儿子(晋武公,名:“称”)就跟翼侯求和】

【公元前718年,夏季,曲沃庄伯不甘心,贿赂周王室,联合郑军、邢军,尹氏(周桓王的大臣)、武氏(周桓王的叔叔)相助,结果大胜,把翼侯(晋鄂侯)赶到随邑,从此自动下野;周、郑并肩作战,帮助曲沃庄伯赶跑了晋鄂侯(公子郤)。】

【公元前718年,秋季,因为“周郑交恶”的旧怨还在,而曲沃却和郑国的关系却越来越好,所以周桓王认为曲沃背叛,不想让曲沃庄伯取代晋侯,派虢公讨伐曲沃庄伯,而立晋鄂侯的儿子(晋哀侯,公子光)为翼侯。周桓王一会一个主意,也实在是不靠谱。庄伯退回曲沃自保,以待来年吧。】

(《竹书》和《史记》中说“鄂侯六年卒”,这个“卒”的意思绝对不是“死”,因为公元前717年,晋国的嘉父还到随邑去迎接晋鄂侯,让他居住在鄂地;这个“卒”的意思可能指的是“下台”吧。)

【公元前717年,晋国翼都的九宗五正(九宗,即九族,九族为一姓。五正:五官之长,殷商以来传世的官职。顷父之子嘉父,晋国的大夫。)顷父的儿子嘉父到随邑迎接晋侯,让他居住在鄂地,晋国人称他为鄂侯。】

(去年奔“曲沃之乱”奔随的翼侯,他的儿子哀侯已经在翼做了君主,所以,只好另选地方居于鄂,晋国人称他为鄂侯。顺便提一下,鄂这个名称最早属于山西,来自汾河流域盛产的鳄鱼“汾河鳄”,在周初或更早时候可能有一古鄂国。据说鄂国被晋所灭,鄂人南迁,最后落户湖北。秦朝置鄂县,到明清称鄂州,其治所武昌为湖广、湖北省会,于是湖北遂简称“鄂”。)

;

最新小说: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穿越大唐当股东 归藏 嫡女重归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万历小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