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曹植 > 第二百六十三章 日进斗金

第二百六十三章 日进斗金(2 / 2)

这边曹植将书信送出之后,也就不再多理会了,反正他就算想管,也管不着。接下来半个月,刘协都是“卧病”在榻,曹植也没有去上课。因此他除了继续派人监视董承、吉平等人的一举一动之外,也就将注意力放到自己的产业上,毕竟这些才是真正受他所掌控。

酒楼、茶坊开业半月有余,却是客似云来,一点也不冷清。天然居那边,菜式多得很,开业已经半个多月,却是没有一名客人将天然居的菜式全部试上一遍,可见菜式之多。而这段时间,天然居的客人,也开始陆续有朝中的公卿大臣子女出现了。

正如曹植早前所料,这些人初听天然居之时,既有点期待,又有点顾忌。期待自然是对天然居菜式的期待了,以他们的身份,山珍海味都能吃着,乏味之下自然对天然居所推出的新菜式感兴趣了。但是,由于天然居乃是任何身份的人都可以进去,他们却是怕在大厅中与百姓、商人坐在一起,掉了身份。

对于这些公卿大臣子女心中的xiao九九,曹植自然清楚得很。因而开业五天之后,天然居便推出了雅间,只不过雅间内设了最低消费,而且菜牌与大厅的菜牌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当然,不止是菜式不同了,价钱自然也不一样。

这雅间的推出,倒是大受公卿大臣以及他们的子女欢迎,如此一来却是完全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因此自雅间推出之后没几天,这些雅间却是被订满了。

要知道,这些雅间,最低的消费可是一千钱,比外面大厅却是贵上十倍不止。一千钱的价值是多少,作个对比便知道,北方一匹战马,大约值四千钱左右,若运到南方缺马之地,起码可以卖到六千钱。

若用粮食来比较,一石粮食,约一百五十至两百钱,而汉代的一石大约等于曹植重生前那年代的二十七斤左右。千钱怎么说也能换两百斤粮食了,足够一个三口之家吃上半年。可见,这消费之高。

只不过对于高消费,那些公卿大臣以及他们的子女并不在乎,除了朝廷俸禄之外,他们也从曹net,五铢钱基本处于废止状态,他们巴不得将手中的五铢钱都hua出去。如今有这么一个地方肯收五铢钱,他们当然乐意hua了。

对于这些公卿大臣们心中的想法,曹植当然清楚了,只不过他不在乎。文稷早前劫了兖州世家,sī下里还是扣下了不少金银绢帛的,这些他自己藏了一部分,也有不少献给了曹植,因而曹植手上的流动资金还是十分宽裕。

曹植之所以让天然居只收五铢钱,为的就是让钱币重新流通起来,打破以物易物的状态,只有这样,商业才能够展。

现在有天然居这酒楼,以低廉的成本回收五铢钱,曹植还是十分有赚头的。也不消完全将五铢钱回收,只需将许昌城内公卿大臣手中的五铢钱回收了一部分之后,五铢钱的流通作用将会被重新jī活,也可以重新打破以物易物的商业状态。

而短短半个月,打破以物易物的商业状态已经有些苗头了。不少家中藏五铢钱不多的公卿大臣,为了要到天然居消费,他们已经开始将家中的绢帛、金银或者粮食拿出来兑换五铢钱了。

整个许昌城内,哪里的五铢钱最多?答案绝对不是皇宫内库或者朝廷的国库,而是天然居!

天然居内有三十个雅间,每天开一次,最低也有三万钱的收入了,十天就是三十万钱。曹cao新得颍川郡,五铢钱大部分还存放在兖州,由于运送困难,加上五铢钱的不流通,因此许昌城的朝廷的国库内存放的多是绢帛、粮食等物而并没有多少五铢钱。朝廷国库如此,更遑论毫无实权的天子内库了。

公卿大臣们要寻找门路兑换五铢钱,曹植自然有门路知道了,通知文强之后,他立即便放出消息,他那里可以兑换五铢钱。如此一来,以五铢钱为中心的货物流通,便再次形成了。当然,这仅仅是许昌城,要扩展到全天下,以曹植手头上的流动资金,根本不可能完成。

流通再次形成,曹植所赚取的东西便变得五hua八门了,粮食、绢帛、金银、陶瓷、yù器、先秦的古董,应有尽有。幸好现在许昌城还没有住满百姓,曹植立即让司马孚到外城购买几块地皮,在那里建起了几个大仓库来,分类将各种东西都存进去,另外调用文家一部分的sī兵进行看守。

也幸好文家有些底子,司马孚能力也出众,不然这突如其来的一下,足够让曹植喝一壶的了。而各个仓库之中,却是以粮食最多,每日都有十余石的粮食运进仓库之内。虽然数量不算特别多,然所谓积少成多,每日十余石,一年的话也有五万石了,这好比曹植坐拥数十顷的田产。要知道,这仅仅是一间占地不过两亩的天然居而已,由此可见,商业的恐怖。

当然,并非一切都顺利的,最起码当年董卓sī铸的含铜不足的xiao钱,就让曹植十分头痛。这些世称董卓五铢的xiao钱,堪称中国货币史上最轻贱低劣的钱币,上面连“五铢”两个字都几乎看不见,故又称之为“无文”。可想而知,这些劣质货币放到市场上流通,对于市场和物价的冲击和影响有多大,而正是这批xiao钱,直接将大汉的商业打回了以物易物的原始状态。

不过也幸好董卓偷工减料铸造这批钱,使得钱币上连“五铢”的字样都看不见,使得回收起来辨认并不是那么困难。若是铸造了王莽时代那种外表与普通五铢钱一般无二,实质上内里含铜不足的xiao钱,那才叫麻烦。

然而曹植并没有拒收xiao钱,而是折价回收,当然折价之后就比较低了。在曹植看来,祸1uan天下物价的便是这些xiao钱,若不回收,想重新理顺物价,是不可能的。而若是让xiao钱全部作废,那么手中有xiao钱的百姓又会损失惨重,到时只会导致民怨沸腾,因此折价收回是最好的选择。

幸好铜钱不像纸币,就算造假了,铜钱里面还是要含一定分量的铜,故此曹植可以对这些xiao钱,进行折价回收。而后另外找个仓库存起来,留待以后献给曹netbsp;酒楼这边日进斗金,茶坊那边也是不赖,不少公卿大臣和他们的子女来天然居用膳之时,都会现旁边的茶坊。而曹植也示意文彪,雅间之中的水用茶水,顺便推介一下旁边的茶坊。加上茶坊本身每日举起的说书,吸引了大批人来听,也让茶坊兴旺无比。

不过,茶坊最大的生意并非让人在此喝茶或者吃些糕点,而是卖茶叶。茶坊门面的作用,只是给客人尝一尝这些茶,继而贩卖。而事实上,无论是平民百姓,定是世家子弟,试过这种新式饮品之后,都被他深深吸引住。因而茶坊开业之后不久,茶坊每日销售的茶所得的收益,只是略逊于天然居。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茶数量的递增,这种完全为曹植所垄断的产品销售的收益要越天然居并不困难。待得茶传遍天下之后,可以想象,到时各地商人蜂涌而至,那种收益就更加可怖了!

短短半个多月,单单天然居和茶坊的收益,已经远了曹植的预料,然而仔细一想,这也在情理之中。谁叫这时代的娱乐匮乏,不止娱乐,就连吃、喝都单调得很。曹植的切入点,正正是新,而由于许昌城内,被曹cao养着的有钱闲人特别多,这些东西自然能吸引他们消费了。而且随着越来越多,从长安逃出来的公卿大臣,这类有钱的闲人数量将会持续递增一段时间。不仅如此,许昌作为现在的大汉都城,亦将会有更多的世家大族入驻,这也是无可避免的。

因此可以想象的是,曹植所投资的天然居和茶坊,将会持续兴旺一段不短的时间。而他的经济累积,也终于踏上了正轨!

最新小说: 嫡女重归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穿越大唐当股东 九州立志传 江边的月亮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万历小捕快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归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