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二十七载 > 第三百零七章:无题

第三百零七章:无题(1 / 2)

五月六日晚上

两辆货车驶进基普市,停靠在了离分站最近也最不容易引人注意的市区一处货仓前。

基普市分站的负责人老梅伦昨天接到消息后就先行租下了这件不起眼的仓库,计划接下来几天里对仓库进行一番简单的改造,用作总站派来的同志们办公运转的地方。

“好久不见,梅伦同志。”维拉克、基汀、温斯顿、诺德、墨菲以及其余近十位调派来协助开展工作的同志们下车,与在仓库大门前迎接的梅伦等同志们握手。

“听说莱泽因那边进展很顺利啊!”一头白发,目光和善的老梅伦邀请维拉克等人进入仓库, “我们进来说。”

仓库占地面积约莫三百平米,分为两层。第一层堆积着各式各样的货箱杂物,老梅伦带着一行人登上一侧不起眼的楼梯,来到了初步打扫干净,配置了床、书桌、椅子、生活用品等物件的二楼。

边带人参观老梅伦边讲解各区域的改造计划:“这一块打算做成会议室,这一块是办公区,这一块是休息区……”

维拉克跟在一旁听着规划和基本上像样了的环境, 感叹道:“昨天才开始准备的吧?现在已经做得这么好了。想想我们以前, 一帮人连个办公桌都凑不出来, 真是感慨。”

“现在我们的力量强大了许多,这也不算什么。后续就是争取两天之内把所有东西都备齐,让你们能安心工作,完成好上面交代的任务。”老梅伦笑着说。

“麻烦您了。”维拉克道谢。

众人停在了二楼最为空旷的地方,维拉克作为经验丰富的介绍人,先为分站的同志们介绍起此行从莱泽因调派来的人:“老规矩,我们相互认识一下。我是莫斯特·维拉克,这位是我们专门去普鲁曼吸纳的温斯顿同志,他在理论研究上有着极为出色的成就,这位是安德烈同志,之前在莱泽因里担任工厂主,我们三个过来负责开办试验工厂。”

“我叫罗宾·基汀,是即将建立的平等会会校校长。这位是诺德,这位是墨菲,他们曾在学习班、工人夜校里工作,这几位分别是阿西娜、艾尔莎、唐纳德……他们负责协助我进行会校选址与建立。”基汀介绍了一下自己这边的一队人。

“那我来为从莱泽因调过来的同志们介绍一下我们分站的人。”老梅伦待维拉克、基汀他们说完,开口道, “我叫梅伦, 是平等会基普市分站的站长。这位是班尼迪克同志,负责了基普市的宣传工作。这位是凯瑟琳同志,负责人事管理。这位是普利莫同志,负责财政与后勤。”

双方简单认识过后,纷纷坐下。

“维拉克同志、基汀同志,我收到的通知内容里并没有提及你们工作的具体开展时间。不知你们是打算即刻筹备,还是暂作休整?”老梅伦询问起详细情况,好及时地提供所需的帮助。

“当然还是希望越快越好,至于休整,今晚早点睡就行。”维拉克不觉得他们来个基普市还需要做什么休整,“我们两方任务是同步开展,目前共同要做的是进行选址,把适合开办工厂和建立会校的地方定好,再围绕着做其他的事情。”

“这个可以先让班尼迪克同志、凯瑟琳同志分别协助你们。他们两位都对基普市非常熟悉,且因为工作原因各处都有些门路,可以在很多方面为你们提供便利。普里莫同志现在工作繁忙,他一面要和莱泽因那边对接,接收那边拨过来的对你们进行支援的资金、物资, 一面要抓紧调派人手把仓库这边完善一下,就先忙手里的事情。”老梅伦立即指派了在分站里从事宣传、人事的班尼迪克、凯瑟琳帮助维拉克、基汀他们。

“您好, 接下来我可以带着你们熟悉一下基普市,给你们的选址工作提供一些建议。”班尼迪克西装革履,看上去不到三十岁,但身上莫名有着一股老派的气质。

“一样,基普市各处的情况我也都很了解。”凯瑟琳要比班尼迪克更年轻一点,梳着简单干练的马尾,腰板挺得比谁都直,一看就是个很有冲劲的人。

一贯和蔼可亲的基汀看着两位分站的同志:“之后就麻烦两位了。”

“如果你们明天就要去选址的话,我让他们到时候直接去找你们,和你们对接。”老梅伦道,“现在时间也不早了,我先安排你们去就近我们控制的一家旅馆休息吧。等仓库这边弄好,你们就可以直接住在这里,不必来回跑动了。”

“这边还有我们控制的旅馆?”维拉克感觉每个分站名下似乎都有一家旅馆。

“当然,几乎每个站点都会开办或购置一家旅馆,用来安顿同志和赚取资金。”老梅伦起身,“我带你们去,走吧。”

距离维拉克他们上次来基普市已经过去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里,基普市随着莱泽因那边的监管松缓,同样降低了警戒。这里晚上不实行宵禁,也因为没出现什么平等会活跃事件没有频繁的巡逻卫队出没。

老梅伦带着一行人光明正大地花了几分钟来到距离仓库不足几百米远的旅馆,又介绍着认识了一下负责经营旅馆的同志,随后旅馆老板把十多位同志们安顿在了旅馆三楼的房间里。

其实明天将带他们了解基普市的班尼迪克、凯瑟琳,还有分站大部分的同志们也都在这里休息,就算他们晚上想谈话也不麻烦。

不过维拉克他们才刚到,就没上来拉着同志们熬夜研究东西。

把带来的行李收拾好后,大部分人都洗漱休息了,只有基汀、温斯顿这几位习惯了平日里工作到凌晨的人,来到了维拉克的房间一起商讨事情。

“你们那边在选好位置开办工厂之后,具体要做些什么试验内容呢?”基汀对维拉克和温斯顿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很好奇。

“你说还是我说?”维拉克问温斯顿。

“你来吧。”温斯顿让维拉克说明计划。

“好。”维拉克当即说起他们的打算,“我们认为就算是要建立新世界,工厂也不会被取代,我们不会因此就放弃生产,所以想要在这方面取得革新,就必须从制度上进行根本上的转变。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试验工厂中尝试转变,看我们所提出的新制度是否更先进更有效更能发挥价值,保障各个群体的利益平衡。”

基汀若有所思。

“现有的工厂中工厂主都在对工人们进行着毫无底线的剥削,工人生不如死,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除这种剥削,还工人们一个健康平等的环境,改善他们的生活和劳动条件。”维拉克道,“比如给工人一些优厚的待遇,设立工厂商店,向他们出售比正常市场价格更低廉的商品。拒绝童工劳动,把这些孩子们安排进设立的幼儿园中,接受免费的教育和托管。削减工人的工作时长,提升他们的薪酬,提高吃住方面的待遇。对突发情况提高保障,确保工人受伤后有赔偿,后续也能获得补助。开办工人学校提供免费的学习渠道,开办工厂娱乐中心,帮助工人放松,提高他们的热情,继而转变为更高的工作效率。”

“这其中每一项都是其他工厂不曾有过的,如今都加在一起,成本也会变得很高昂吧?”基汀问。

“是的,经过我的计算,做这些改革的话成本会提升很多,工厂有可能陷入低盈利或者亏损状态。但我们之所以要这么尝试,就是想看一下那些不可计算的,人为因素的东西是否可以扭转这个局面。如果我们能做到在这样的改革之后,盈利依然比那些压迫剥削的工厂强,就说明这是可行的,可以向更多地方推广的,我们是可以平衡各方利益实现双赢的。”温斯顿道。

基汀又问:“如果试验失败了呢?”

“那我们就重新检查各个环节,进行一些调整。要是这同样行不通,只能推倒重来找新的解决办法了。”真到了将要实行的时候,温斯顿心里也有些没底。

“你们的任务很艰巨啊。”基汀光听就知道这其中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这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需要攻克的难题实在是太多了。”

“您也一样,会校关系着我们能不能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注入,是我们斗争到底最大的底气。”维拉克觉得基汀那边也很难做。

基汀笑了笑:“都早点休息吧,明天起要做的事情会多到忙不过来。”

“嗯,晚安。”

温斯顿和基汀离开,维拉克洗漱过后也躺下沉沉睡去。

——

五月七日、清晨

班尼迪克、凯瑟琳在维拉克、基汀等人吃过饭后,分别带着他们出发去各处了解情况。

维拉克、温斯顿、安德烈、班尼迪克四人先来到了基普市南边的一片工业区。

“这里是基普市主要的工业区之一,基本做的都是轻工业。我比较建议在这里开办试验工厂,一方面成本会相对较低,一方面上手会快很多。”班尼迪克指着周围林立的厂房,在介绍之余还提着自己的见解。

“安德烈同志,你怎么看?”维拉克看向身旁高大的安德烈。

半年多以前他们在进攻政府大楼时,全体成员转移到了北区工厂暂避锋芒,就是由工厂主安德烈安顿的他们。

这次过来开办工厂,需要一位有经验的工厂主前来协助,维拉克就想到了叫安德烈同志一起来。

“班尼迪克同志说得很有道理,轻工业是最适合我们的,我们也一早就是这么打算的,所以肯定首要考虑的是轻工业区。只是这个位置会不会有些太敏感了?我们做这么多改革一定会被很多人注意到,要是能选择在郊区,像重工业区一样偏远,应当是会更稳妥一些。”安德烈保留着一些在莱泽因的警惕,担忧在政府眼皮子底下做这样的事情会被盯上。

“可选择了偏远的地方,我们的成本其实也会提升。我倒是觉得我们做这样的事情是避免不了敏感的,更避免不了被其他工厂主所敌视。与其在避不了的情况还要退让,不如直接迎难而上,在最显眼的地方勇于接受任何人的检验。”维拉克主张大搞特搞,让所有人知道都没有关系。

他们做这个本就是想成功之后向更多地方推广的,要是现在就能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这里有一家特立独行的工厂,他们做得不错,明明给工人让了利,反而赚的钱要比以前压榨的时候多得多,那么也是有着不小的帮助。

安德烈接受了维拉克的想法:“……嗯,也对。我们就在他们的眼前把事情做成,那比什么都更有说服力。”

“班尼迪克同志,除了这里还有轻工业区吗?”维拉克问。

“北面还有一处。”班尼迪克道,“剩下的就是一大片的重工业区了。”

“重工业区我们不考虑,今天争取把这两片轻工业区都走一遍,然后查一查哪些濒临倒闭,我们收购一家要比重新建立更方便一些,之后就可以试着去改革运转了。”维拉克决定最终的工厂就定在这两个轻工业区里。

“好,走吧。”班尼迪克继续带着三人走访调查。

——

中午,四人回到了旅馆,与老梅伦、基汀他们汇合。

基汀他们那边选址要更复杂一些,他们做的事情没办法像维拉克他们那般招摇,所以需要万分慎重。

双方简单交流把午饭解决之后,就又各奔东西去忙工作了。

老梅伦虽然见过维拉克他们,但这还是第一次一起共事。看到他们这一丝不敢停歇的工作效率,便对总站能在莱泽因里突破万难逆流而上感到理解了。

——

五月七日下午

维拉克一行人率先完成了对两片轻工业区的摸查,罗列出了十几个要么利润低下,要么入不敷出濒临破产的工厂。

同时,开始接洽这些工厂,进行最终的决定。

而基汀那边,也有了些眉目。他们看中了基普市附近的一个小镇,小镇的交通较为便利,还脱离了审查,便于他们掌控建立会校。

——

五月九日晚上

维拉克他们经过与十几家工厂对谈,最后选择了收购一家濒临破产的织布厂。

这家织布厂的工厂主起初认为采购新式的机器不如进一步剥削工人,用劳动力来补足产能性价比高,于是一再地提高工人们的工作量,又因为产能与质量的问题愈发凸显,利润一再下降而削减工人的酬劳,造成恶性循环。等到他决定采购机器来拯救织布厂时,资金已经捉襟见肘了,刚完成了一半的机械化,资金链就断掉陷入濒临破产的境地。

可以说,这家织布厂从兴盛走到今天这一步,全是因为工厂主的目光短浅与贪婪造成的。

而被他剥削到如此地步还留在工厂里工作的工人,大都是失去土地的农民、破产手工业者、流浪汉、乞丐和孤儿,他们走投无路,就算工作的酬劳连温饱都难以解决,他们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至于工厂目前面临的问题,无非是欠缺一笔资金的注入,帮它度过机械化的阶段。

再加上有这样一群人生一片灰暗的工人们。

这对于维拉克、温斯顿他们来说,是最好的试验条件。如果能带领着这样一群工人,把这家不被任何人看好的织布厂做到盈利,比任何一家同等规模的织布厂都要好,那这套制度就完全可以推广开来。

——

莱泽因、政府大楼、会议厅

弗朗索瓦召集了一众亲信们,总结完最近的工作情况,正式筹备起远征一事。

“这段时间平等会消停了,议会那边的人也在福林被抓捕后没了什么明显的动作。虽说平等会还未清剿干净,议会的反对声音依然存在,但内部整体上是稳定了许多的。”弗朗索瓦扫视在座的部下,“今天威尔兰那边对巴什下达了最后的警告,巴什当然不会同意威尔兰蛮横的要求,战争就要爆发,远征的事情我们也该筹备了。”

“威尔兰那边与巴什的冲突愈发激烈,他们计划一个月后正式远征,联军先到蒙勒哥,然后向巴什发起进攻,驱逐他们对蒙勒哥的控制。”外交大臣道。

“和神奈接触得怎么样?”

“神奈非常乐于接受我们的援助,在蒙勒哥分一杯羹。但他们同样知道我们提供支持的目的,因此想多争取些利益,其中包括了军事装备上的帮助和经济上的互通、资源的开放。”

“呵。”弗朗索瓦对神奈的贪婪见怪不怪,“我们帮助神奈,威尔兰是肯定知道的。毕竟我们平白无故支持他们,坐视他们壮大是不可能的。但怎么也不能太明目张胆,面子上总归说不过去。相对低价出售军事装备这个没有问题,经济上先拖着吧,要确保神奈为我们所掌控,我们在东部纷争中也有一席之地。”

外交大臣微微点头。

“远征统帅的人选我也已经定好了,就由驻扎在瓜里尼多亚郡的海军中将尤利西斯担任,调派皇家舰队、欧拉尔海舰队参与作战。我们在此次远征中将尽可能不直接与巴什对抗,主要的任务是封锁航线,阻断巴什的海上贸易给他们施加压力。”弗朗索瓦道,“这一战打赢了,对我们稳定内部有着巨大的帮助。”

“明白。”

“明白。”

“约瑟夫、马奎尔,你们的任务依然不变,一个是坚持清剿平等会,一个是继续盯紧议会派那边的势力。”

“明白。”

“明白。”

“好了,散会。”

弗朗索瓦回到办公室没多久,外交大臣突然前来。

“怎么了?”

“巴什帝国的谢利万诺维奇大使、卡斯特利亚帝国的胡塞·胡里奥大使、敦曼合众国的罗伯特·莱特大使、普鲁曼帝国的奥古斯特·费里克斯公使都想要见您。”

“这么多人想见我。”弗朗索瓦挑了挑眉,他知道这些大使、公使来见自己都是因为威尔兰和巴什的冲突愈发猛烈,想知道布列西的态度。

布列西的态度决定了各国该如何面对东部冲突。

巴什显然是最为急切想知道布列西态度的,因为如果布列西不参与到此次纷争中,那么情况还能接受。他们的海军远不如威尔兰强大,可陆军实力却是世界前列,真打起来胜负很不好说。

最新小说: 嫡女重归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九州立志传 江边的月亮 归藏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万历小捕快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穿越大唐当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