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在大唐的打工生涯 > 第十一章 反思

第十一章 反思(1 / 2)

心中思忖一番,僧人再次问道:“主持,送走吴主簿之后,咱们还要出手吗?”

主持想了想,道:“不用了,答应吐蕃的事情,咱们已经办到。

接下来咱们也该潜藏起来积蓄力量,等待玄奘回归,然后再发力。”

僧人听后回道:“如此贫僧这便去安排送吴主簿上路。”

“嗯,去吧!”

........

时间流逝,转眼已是深夜。

写完奏疏的苏怀躺在榻上总结案件的得失。

一番思考之后,苏怀得出一个结论。

这个案子能够这么快破获,全靠对手存托。

简单的来讲,便是作案手法太过粗糙。

布局太过匆忙,从而导致整个案子中破绽百出。

无论是作案之后罪证的毁灭,还是散布流言的时机,以及流言的指向,都没有经过深思。

粗糙的手法,更是连作案后死者的心脏都没有销毁,这无疑是此案最大的破绽。

若是嫌犯时间充裕,把这些细节的东西全部布置妥当,就凭现在的技术,真的很难在短时间内有所进展。

毕竟在没有A测试的年代,就算找到作案者留下的丁点儿身体组织,同样拿他没有办法。

而且在这个《洗冤录》还没有出版的年代,凶手连需要毁灭的罪证、痕迹,有哪些都不能清楚的知道,恐怕都还只浮于表面的脚印之类的东西。

作为一个有武者的世界,作案手法或许要高明一些,但是没有《洗冤录》,这种专业而系统的书籍指导。

再高明的手法,总会因为凶手的习惯,留下些许的线索。

而这些许的线索,对于经受过网络大轰炸的苏怀来说,却像黑夜里的明灯,总是那么耀眼。

至于吴主簿的暴露,在苏怀看来更是必然的结果。

简单一点,吴主簿连财产来源,便解释不清。

之前没有暴露,只不过是没有人去深究他而已。

因为在这个年代,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官员及其亲属不许经商。

但是士大夫阶层,已经将经商打入贱业,默认士大夫阶层不能亲自操持。

而大唐不许五品以上官员进入东西二市,除了五品以上官员出行排场太大,会扰乱市场秩序。

其中更大的原因,还是为了杜绝官员参与商业。

可惜,正经的士大夫阶层谁会亲自操持商贾之事?

人家只需派出管家之类的人员便能搞定,连亲属都不用出面。

他们的亲属都走的士大夫阶层路线,形成一个牢固的家族团体,保证自身利益的安全。

吴主簿作为一个乡下地主出身的官员,连可靠的亲属都没有多少,何况有能力经商的管家?

说白了就是没有这个人才底蕴。

尽管吴主簿表面上已经很低调,但是家中的用度,以及摆设之类的东西,还是暴露了他的财力。

吴主簿投靠吐蕃,说白了就是为了富贵。

“贵”吐蕃给不了,那么“富”就是吐蕃唯一能给的东西。

有钱了还不享受享受?

久贫咋富,吴主簿若是还保持贫时的生活,那么他投靠吐蕃的行为,将毫无意义。

这便导致吴主簿的财富来源,成了苏怀最大的突破口。

在破获凶手的同时,搂草打兔子,顺手将吴主簿这个吐蕃策反的细作,给揪了出来。

总结完了案子,苏怀又开始反思,在破案中自己有没有出格的行为。

毕竟这是个称呼仆射以下官员,用“相公”都形同谋反。

无论官职多高,只要没有圣旨敕封“开府仪同三司”,宅院便只能称为宅,不能称作“府”的年代。

“开府”,这可以说是唐代以后文武官员,对官位期望的极致,也可以说是终极梦想。

因为“开府”,指的是开辟幕府。

最新小说: 穿越成皇帝就得从后宫起步 玄学王妃难哄,清冷王爷日日沦陷 穿越做暴君 穿越战国成白起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大唐昏君 隋唐:我娶隋公主,李秀宁你哭啥 三国之董卓之婿 一手医,一手杀,王妃誓要临天下! 谍战:我能听到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