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港台言情 > 穿越之海权时代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巡视(二)

第一百六十六章 巡视(二)(1 / 2)

面对张煌言近乎哀求的问题,郑经有些好笑,儒生有儒生的好处,别的不说,把儒生放在不做实事,专门监督的位置上,只要制度严谨, 儒生绝对是很好的监督者。

这就是古人的思想局限性,从来没有想过把盘子做大,只想着在本来就有的盘子里做事,互相挤压本就不多的职位。

只要社会不断的发展,一个国家需要的部门和官员远不是现在的六部九卿所能涵盖,只要盘子够大,官员的数量同样能够做大。

只要盘子够大,各个利益阶层都能照顾到,再配合合理的制度, 一个现代互相制衡的国家制度便形成了。

郑经郑重对张煌言说道:“苍水先生!儒学很重要,甚至可以说我华夏文明能够绵延不绝儒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过儒学不是万能的,不是所谓的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俗话说的好‘闻道有先后,术业专攻’,未来的社会本就是一个更加专业的社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至于你所说的儒生在朝堂和地方上是否还有位置,寡人可以负责任地说,不但有,而且很多位置都必须要儒生担任。

比如教育方面,寡人始终觉得儒生最大的作用是教化,教化万民本就是儒生的责任。单单一个全国的教育部门需要多少的官员,同时如御史台这样的监督机构儒生也完全能够胜任。

儒生最大的毛病不就是不能做事吗?监督部门不需要做事,只需要监督别人做事,这样的职位多好!”

张煌言可没觉得这样的职位是对儒生的照顾,尤其是御史台这样的部门以后肯定是一个得罪人的部门,延平王这是想要儒生成为天下官员的公敌呢!

好在还有一个教育部门安慰,至少掌握教育, 天下的官员都会成为儒生的门生,也算对儒生的一种补偿,这样的结果也不是不能接受。

可是他哪里知道,从郑经推行全民教育开始,以后就不会有纯粹的儒生,当一个孩子从小都在学习各种知识,这些知识或多或少都会影响这些学生的判断。

他们不会再认为经学上所说的东西是金科玉律,一旦学生有了怀疑,儒学的神圣性,不可置疑性就会被打破,儒学再想成为统治显学就成了不可能完成之事。

“除了教育与监督部门,其他部门呢?比如吏部、兵部!”

“吏部是选拔天下官员的部门,这个部门异常重要,以后肯定是进行拆分的,选官与考核不能放在同一个部门。

比如以后吏部只负责选官,而对官员考核的部门就不能是吏部,以后的国家部门不能有任何一个权责不明的部门, 必须要做到一旦出现问题能够一追到底。

不能出现责任,找不到责任人, 大家互相推诿, 遇到好处又一拥而上,互相争功。”

张煌言对郑经这种政治理想非常的认同,大明很多时候就是权责不明,互相扯皮,什么事都做不好,这个教训确实要吸取。

“王上所言极是,权责分明是刷新吏治的开始,臣非常赞同王上,大明的教训不可不慎。”

郑经笑道:“一个组织架构合理的国家,权责分明是最基本的要求,比权责分明更重要的是依法办事。

比如苍水先生你的门生犯了事,你是他的上官,正好能够帮助他摆平这件事,你怎么选择?”

张煌言知道郑经问的不是他怎么样,而是大部分官员会怎么选择?不用想,大部分官员肯定选择官官相护,尽量帮助自己的门生故吏摆平祸端,只有这样自己出事的时候,别人才不会落井下石。

“王上!这就是一个千古难题,总结起来就是我们该提倡亲亲相隐,还是大义灭亲!亲亲相隐强调的是孝悌,大义灭亲强调的法与公平。

哪一方都有一些道理,很难做出抉择!”

“这就体现出监督的重要性,任何时候都不能指望人性和道德,人性和道德是最靠不住的,只有合理的制约才能最大的公平。

最新小说: 嫡女重归 归藏 万历小捕快 穿越大唐当股东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