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服气的杨桐在看到韩策的这首《登高》时,彻底哑口无言,面露惭色,此等大才自己的儿子的确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他自己也是秀才,韩策诗和自己儿子的诗,孰优孰劣只要不瞎都看得出来,甚至两者没有任何可比性!
许县令满意的看了看韩策,开口道“韩策你这首诗评为甲毋庸置疑,但你可想知道文庙的宋博士曾经对他有一句评语,万里悲秋,暮气太重,不知道你作何感想?”
众人闻言微微一愣,但却不知道这中间居然还有这样的小插曲呢,不知道韩策该如何作答!
韩策微微一笑,这分明就是想要考教自己!
开口便道“文章诗作无不是在书写此时此刻的心境,晚生家贫,父母早亡,这首诗实则是怀念亡父亡母所作,父母若在,携双亲登高望远,岂不快哉;这对于很多人都是一件很容易办到的事,但对于晚生来说,此生再无机会”。
众人闻言为之动容!
孟学士老泪纵横,颤声道“真是闻者流泪,听者伤心,让不禁想起我那死去的双亲”。
许县令更是没想到这首诗背后还有这么深厚的意义,再次读来更是令人怆然涕下,其余泪点较低的秀才更是早已经红了眼眶。
韩策见众人情绪低落,开口道“人生各有际遇,这不过是晚辈自身的遭遇希望不要影响到各位”。
许县令道“既然你牵动了在座各位的情绪,就连我都差点让你感动的落泪,确实应该向大家赔罪”。
哎哎哎,我不过是说说,你怎么还当真了呢!
韩策这次装逼装大发了!
“本次盛会殊为不易,以后你们很有可能同朝为官,今日韩策你不如就作诗一首,与诸君共勉如何”
许县令的提议立时得到了在场所有人的一致同意,尤其是孟学士更是朗声道“不错,不错,古有以诗会友,无诗不成宴,韩策你就不要推辞了”。
韩策无奈,只得道“既然如此,晚生就姑且一试”。
“既然宋连博士认为万里悲秋暮气太重,那晚生便还以“秋”为题,一来与诸君共勉,二来则算是给宋博士的回答”
“好,那就请开始吧”许浑十分期待!
韩策走到案前,略微思量,嘴角微微上扬,提笔写道!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成!
异象突起,才气涌动,才气柱自九天之上,垂落而下!
“才气灌顶”
“又一次才气灌顶”
现场再次沸腾,别人看不到,许浑可是同进士出身,而且现场还有一位进士和一名学士,此时都可以清晰的看到那道才气柱牢牢的将韩策罩住。
其余众人虽然才气不够,看不到此时的异象,但此刻却能清晰的感受到韩策的周围似乎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流动,圣洁无暇。
而此时在距离此处数里之遥的考院内,陆光远和宋连也同时发现了这边的异象!
“又是才气灌顶,莫不是又有人写出了惊天之作”
“看着气势,即便没有达到传世的地步,至少也达到了闻州的层次,究竟是谁?”
陆光远道“看方位应该是丰庆楼,许浑那小子今日不正是在那里举办群秀会,莫非.......”
两人同时想到了一种可能!
只见宋连请出才气尺,手指在才气尺上凌空虚写,而远在丰庆楼的许浑,腰上佩戴的玉牌立时发出一道微光。
许浑拿起玉牌,同样玉牌上凌空虚写!
考院内,两人看着许浑传来的信息,早已经震惊莫名!
“果然是他,果然是他”
“此子大才啊,又一首才气闻州的诗作”
这一次的才气灌顶程度远不如第一次,仅持续了片刻便停止了,对于韩策来说只感觉做了一场高级Spa,浑身舒泰。
此时诗作就呈现在众人面前,好坏如何,早已经无需众人评判!
此诗直抒胸臆,不仅立意高远,而且展现出了强大的自信,和远大的人生抱负!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过往写秋的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
而韩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
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