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复、方书平看方丈的表情不像是在撒谎,便拿出画像再次对照一番,画像上的人面如白玉,双眼放光,好像银娃娃相似,而躺在病榻上的和尚,却双目失明,生命垂危,但游复仔细发现,此人眉宇、鼻梁和画像之人十分相似,
游复说道:“书平,你记得雇主说过,此人左臂上有三颗红痣。”
“对啊师叔,你不说我都忘了。”果然方书平在弘秀的左臂上,找到了三颗红痣,弘秀确是方蕴无疑,
游复:“方丈,方蕴。。就是弘秀师傅,他的眼睛怎么失明的?看样子他身上鬼怨之气缠身,应该长时间与亡魂相伴导致的,我说的对吗?”
弘念方丈:“阿弥陀佛,施主说的不错,此事说来话长。。。。”
时间回溯到三年前,这一天弘念与两名弟子到附近村镇化缘,途径荆沙河时,看一人漂浮在于水面,出家人慈悲为怀,弘念见状立刻和弟子将人从水中救起,此人正是方蕴,经过一番抢救,方蕴这才吐水得救,但昏迷之际,他一直反复叫着“羽婷”这个名字,两天后方蕴才从昏迷中苏醒过来,但他没有询问这是哪,面前的和尚是谁,而是拽着弘念问有没有见到他的妻子“羽婷”,得知没有救上其他人,方蕴像疯了一样的起身,再次冲到荆沙河去寻找他的妻子,但最后还是杳无音信,他知道妻子已无生还可能,于是陷入深深的绝望,每天面壁痛哭,荆沙河本就浑浊不堪,长时间潜水寻找,污水侵蚀了方蕴的双眼,在加上连哭数日,方蕴双眼渐渐失去了光明,
后来弘念方丈才得知,他和妻子本是江东之人,从小便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十六岁时二人便私定终身,但羽婷的父亲乃是江东豪门,看不上穷书生方蕴,便棒打鸳鸯,硬要将羽婷许配给江东士族陆家,羽婷不肯反而遭受了父亲的毒打,无奈之下方蕴晚上悄悄潜入羽婷家,将羽婷带走,两人私奔到荆州襄阳的下乡,方蕴善琴,羽婷善舞,每到傍晚十分,二人都会弹琴弄舞,过着清贫且幸福的日子,
可惜好景不长,因为羽婷私奔而走,这可惹恼了江东陆家,他们不仅逼死了羽婷的父亲,还派人四处寻觅二人的下落,非要赶尽杀绝不可,终于在荆州找到了方蕴和羽婷的下落,深夜将他们双脚绑在巨石之上,随后将二人沉入了荆沙河中,方蕴自小水性极佳,在落水后竟然幸运地挣脱了绑在巨石上的绳索,但他去找自己的爱妻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爱人亡故,方蕴几次想自杀,但都被弘念他们救下,万念俱灰之际,神秀寺里一尊上百年的泥菩萨像突然破裂,在泥像里居然藏着一把古琴,虽不知放了多久,但这把琴却完好如新,一位小和尚好奇,忍不住拨动了琴弦,这一声竟穿透天际,方圆十里都听得清清楚楚,也自然传到了方蕴的耳朵里,
没想到这一琴声,却如一道佛光照到了方蕴的心里,如静坐,如冥想,如听禅,方蕴顿时看破红尘,便剃度为僧,弘念看方蕴颇有佛缘,不敢收为弟子,便代师收徒,与方蕴以师兄弟相称,取法号弘秀,并将泥菩萨里的古琴赠予弘秀,助他抚琴修禅。
数日前,荆州城外出现一伙盗墓贼,到处挖坟掘墓,似乎惊扰到了乌鸣山上的亡灵,每当夜幕降临,一伙亡灵武士就来到山下,对村庄的百姓烧杀抢掠,襄阳城也曾派兵抵抗,无奈不是这些亡灵武士的对手,被杀的四散奔逃,不少被追杀的村民百姓逃到神秀寺避难,因百姓惶恐不安,弘秀便弹琴安抚,不成想追杀过来的亡灵听到琴声后竟然裹足不前直到天明,第二天在寺门口的地上,便写着让抚琴者到乌鸣山上为他们的亡灵将军奏乐,如果不来则要杀光附近百姓,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为了百姓安危,弘秀便深夜自己上山为这些亡魂抚琴,但不成想那里怨气太重,连弹数夜后弘秀已支撑不住,现在生命危在旦夕。
就当弘念住持讲述以往的经过时,天色已经变暗,也早过了弘秀之前出发的时间,这时寺院门口渐渐有百姓开始聚集,他们七嘴舌的开始议论,
“弘秀师傅今天出发了吗?”
“没看见,听说今天早上是被和尚们用担架抬回来的。”
“我看见了,弘秀师傅满脸通红,像是发烧了,我看今天下不来床了。”
“那不行啊,他不去这帮鬼今晚又得杀回来,我可不想死啊!”
“发烧也不是什么大病,还至于让人抬吗?我看是这和尚在装蒜。不想去了”
“我们一起喊他,让他坚持一下,和尚不是慈悲为怀吗,我们看看真的假的?”
于是不少人在寺庙门口,开始大喊大叫,让弘秀出来,别装可怜,继续上山抚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