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秀面前,蔚蓝的天空下,伴着缤纷的花雨,仿佛天地间溅起彩色的涟漪,突然天空中射出五彩的柔光,相伴的男女逐渐向上升腾飞舞,他们伴着微妙的声响,唱起曼妙的诗歌:
“了然知是梦,既觉更何求。
死入孤峰去,灰飞一烬休。
云无空夜在,轻舟入江流。
如见红月眉,曲尽方见空。”
乘着歌声,男女飘向更远的天空,在无垠宽阔之处,他们邂逅飞鹤结伴而行,欢悦的琴声更加悠远如山峦叠秀,起舞的身影更加清秀如深思飞扬,之后飞进西方一片湛蓝通透。
这时弘秀猛然惊醒,那早已失明的双目仿佛又看见了这世间万物,弘念、方书平的脸是如此清晰,但没等他叫出声来,世界又回到一片浑浊黑暗,
“师兄。。。”弘秀虚弱的唤到,
弘念:“师弟,你醒了?”
“嗯。。。现在是几时了?”
“已过了子时了。”
“扶我起来,我要上山。”
“师弟不可,你虽然苏醒,但身体依然虚弱,再上山恐怕性命不保,何况已经有人替你上山,你不必。。。。”
“师兄,不必多言,我意已决。方道长?”
“在,弘秀师傅你认识我?”方书平扯着小公鸭嗓回答,
“我在昏迷之际,偶尔能听到你们说话,弘念师兄年老体弱,能否劳烦道长你护贫僧上山?”
“行是行,但是你的身体。。。”
“我自知命不久矣,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今夜我要抚琴超度山上亡魂,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方能救百姓于水火。”
“南无大慈大悲!”弘念方丈口诵佛号,双手合十对着弘秀深深一拜,“师弟能舍身求义,普渡众生,此去定能修得正果,成就金身!”
“阿弥陀佛!”弘秀也双手合适向方丈回拜,
随后方书平搀着弘秀上山,路上多亏方书平鼎力相助,地蟾脚踏乌鸣山之时,弘秀才免遭劫难,
僧侣到达战场后,席地而坐,虽然看不见眼前的一切,却能从微微的风中,感受到面前剑拔弩张的氛围,但他全然无惧,继续拨弄着琴弦,空明的音符,在地蟾溅起的尘土中生出无限的幻景,一条笔直而宽广的台阶出现在眼前,仿佛踏上一步便可登上极乐世界,月光穿过尘埃,巨大的庙堂如山峰般层峦叠嶂,
庙堂的楼阁上台榭鳞次栉比,广场和走廊逶迤连接,刹那间佛陀出现在群楼之间,身坐莲花之上,双手合十,垂目端坐,法相庄严,娴静而美好。两侧簇拥着飞舞的菩萨和丰腴的天女,撒下漫天花雨,
近处看,半空中漂着“不鼓自鸣”的乐器,似随风飘扬的彩带,虽无人弹弄,但自会鸣奏,和弘秀的古琴相得益彰,如深海中的鱼龙,畅游在无尽的欢愉之中,琴声仿佛打开了通往净土的入口,佛经中的奇幻世界,在乐声下变成了现实,
随着琴声的变化,佛陀的脑后与背后放出五彩的舍利之光,如旭日东升般温暖耀眼,光芒照到亡灵武士的身上,随机便化为金色的光亮向天空飞散,地蟾这时才如梦方醒,再次试图用背上的触手去抓,但已无济于事,
地蟾大怒,试图跳向佛陀的幻影,此时琴声又变得激昂澎湃起来,只见佛陀单手缓缓落下,慢慢地伸出一指,犹如泰山压顶一般按住了怪物的后背,让地蟾动弹不得,
游复虽被眼前的场面震撼,但深知眼前一幕并非真的佛陀现身,地蟾只是中了琴声的幻术而动态不得,此刻正是出手的好时机,游复双手举起“烈焰双刃”,一跃跳到半空之中,使出了绝招“烈日斩”,双刃与铠甲的火焰瞬间熄灭,所有的火焰之力都聚于刀尖之上,
游复犹如射出去的弓箭,直奔地蟾的右眼,地蟾自感被佛陀压住,全身的力气都在挣扎,丝毫没有感知到游复的偷袭,“烈焰双刃”直接插到地蟾的眼睛,随即怪物痛喊的叫声传出了数百里,但地蟾身体既没有燃烧,也没有爆裂,而是如纸屑燃烧后的灰烬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
一切尘埃落定,弘秀也停止了演奏,亡灵武士大多数都已超度升天,这时亡灵将军走到众人面前,深施一礼,“多谢各位相助,来世衔环结草报此恩情!”
“且慢!”游复拦住将军说道:“可否将短剑赠与在下?”
将军没有丝毫犹豫,将短剑交到游复的手里,然后抱拳挥别,然后也变成金色的亮光,消失在天际之中,游复望着远处重山外渐渐升起的旭日,这一夜仿佛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