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全民皆专家,所有的人都能在足量资源下尽情开发脑洞,并且能动手有效的去实现自己的设想的时候,才是大发展的时候吧。
现在先给他们一点点时间吧。这是成长过程中必要的步骤。
专家们各自做各自的研究,互不打扰。
时间也一天一天的流逝着。
专家们逐渐统一意见,把思路放到了能高频对外做功的稳定/不稳激发态上。
比如线圈电磁铁,就是一个稳定激发态的选择,而燃油就是一次性的不稳激发态的动力源。
但是它的推重比太低了,所以在最开始的就被放弃了。
整个电动机方案里,电力只能是作为一个激发的引子,而不能全程作为动力的来源。
如何去寻找一个能高频输出的稳态动力源,或者廉价不稳态动力源,成了专家们的首要任务。
李庚初在这个时候,做出了一个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决定。
社会招聘全面展开。
李庚初的这个社会招聘,和正常的社会招聘还不一样。
它不需要你到李氏集团的办公室,也不需要你有李氏集团的编制。
只要你提交方案,通过了数据中心的理论可能性审核,然后又愿意接受试验监控,李庚初就直接给就近的大学实验室或者合作实验室发材料,让你直接去那边做试验。
并且按天结算工资。
对于民间高手而言,多了一次白女票试验器材的机会,还有钱拿,还可以尝试自己之前没有能力去做的试验,是一举三得的事。
大量的民间高手不断的涌现,各种种类繁多花样百出的设计,有一部分连专家们看了都觉得匪夷所思。
这件事,影响力远远不止表面上看的那么简单。
更深层次的影响是,奠定了群众基础李氏集团的全民协同雇佣模式。
在群众的智慧之下,很快发动机技术得到了重大的突破。
一种特殊的混合液体被发现,它在电力的激发下可以急速膨胀,断电之后又会慢慢恢复原状。
对应的发动机的原理也直接变成了往通电缸体内喷射混合液体液体膨胀变为气体,对活塞做功并被推离发动机缸体气体断电变回液体并循环回流至液体储藏室。
由于液体气体的速度极快,而气体液体的速度要慢得多,整个发动机就要造得很大。
而大飞机并不缺空间。
整个发动机也被设计成了一个环形,采用的是固定通电部件+喷嘴+循环推进缸体+回收室。
这样的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发动机类型,其推重比高达.,其全新的设计理念在行业内引发了一场地震。
其实倒并不是说这种新材质比起燃油优秀了多少,而是全新的设计方式,导致发动机不再依赖于沉重的永磁体,沉重的通电线圈,从而大大降低了发动机本身的质量。
因为写全新的技术,完全没有任何可参考的资料,只能靠自己脑洞,更新速度较慢。明天开始应该更新速度会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