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别的,只说沈家每日的伙食,少的七十文铜钱一天,多的时候一二百文铜钱一天都是平常,京中三品官员一个月的俸禄为千文铜钱,沈家在外一个月的开销直抵三品官员。
这还不算人情往来,各方打点的开销。
而沈家家宅的奢华也就只有自家人知道,在外头的时候却是低调得很,沈挽杉只娶了章氏一个夫人,育有一儿一女。
儿子为大,名叫沈诺,做生意讲究一诺千金,这名字取的正是这意头,女儿名叫沈珂,珂与呵同音,把女儿放在手心呵护长大正是沈挽杉的心愿。
一双儿女都长相尤其出众,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沈挽杉与章氏对儿女的养育可花了不少心血。
尤其是在对儿女的读书和教养上花费了不少的心思,特地托了人情花了重金,从乐山礼聘了一位乐山书院的老先生到家中,对兄妹俩人进行悉心的教导。
行事为人和处世之道更是作为日常教习的重要学习内容来栽培。
沈挽杉这些年能积累到大量的财富,少不了章氏里里外外的打点和操持,大到疏通官场上的关节,小到家里每一吊铜钱的开支该怎么花,都有章氏的手法和痕迹可寻。
女儿沈珂在母亲的身边耳闻目染,时间久了,行事的风格和手段更是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
这天的午后,天气闷热,沈诺在书房中看书,正看得有些晕晕欲睡,通房丫鬟淼淼在一旁伺候着,或许是天气实在太闷,淼淼的衣裳领子松开了两颗扣子。
这下可让沈诺的内心更加的烦躁不安。
手上的书似有千斤重,整个人也乏累得几乎要睁不开眼来。
小厮启智在门外候着,不时地往书房里张望,看着沈诺就要支撑不住,赶紧地让淼淼去一趟厨房看看有没有什么解乏的甜汤。
这沈诺的通房丫鬟长得可不是一般的相貌,以沈家的实力,想要什么样的丫鬟没有。
可是章氏交代过,千万要看好了这丫鬟,不能让沈诺迷了心窍,着了道。
若是不分轻重,早早就把沈家大郎的身子掏空了,日后想要多子多福,恐怕难以如愿。
所以,启智时时都得提防着沈家大郎的房中之事,房中的行事要有节制,一旦出现纵欲的苗头,就要想法子去制止。
大户人家的贴身小厮也不是那么好当的,除了要学会察言观色,还得会揣摩主人的心思。
不一会儿,淼淼在厨房端来了冰镇莲子桂花羹,沈诺一下就高兴起来,仰起头就喝下一碗。
看得淼淼咯吱咯吱地笑,说他像是饿了很久的样子,又不是没吃过。
一碗甜汤下肚的沈诺,顿时精神了许多,看到淼淼笑他,一时竟心猿意马。
淼淼看出了沈诺的心思,竟也红了脸,低下了头。
启智在一旁看着分明,马上转移话题道:“大郎,先生说今日的功课是要几时完成?明天是不是要背诵给他听?”
这么一说,沈诺的心思很快被拉回了书中,淼淼也识趣地端起他吃过的汤碗走出了书房。
启智明显松了一口气。
这样的情景是沈家的日常,如果沈挽杉带着兄妹俩到铺子上去查账,启智会轻松很多,脑子也不用高速地转动。
沈家的女儿沈珂就没有她哥那么事多,女孩儿家家,读书只求识得几个字,针线活和管理下人才是她的主要功课。
可是她天资聪颖,学什么都极快,连教书先生都对她赞不绝口,直说教书多年,从来没有遇见过天赋这么高的女孩儿,若是男子身,将来必定有一番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