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脸上神情真挚,眼中还泛着泪花。
朱橚也是笑嘻嘻迎过来,拍了拍朱权肩膀。
兄弟三人并肩进屋。
屋中已经摆了酒菜,一人一桌琳琅满目。
这年头还是分餐制,特别是贵人们,又不要他们收拾。
兄弟三人对饮一轮后,朱棣道:“十七弟,你我虽久别重逢,但太子大兄病重,酒不好多饮,也没有叫舞乐。”
朱橚紧接着道:“十七弟在京师,有没有听说父皇对大兄身后事的安排?”
朱权已经明白。
后世对朱标死后,朱元璋的选择安排的记录,并非空穴来风。
此时的朱标病重,即将不起。
朱允炆年纪小,性格暗弱。
朱棣有想法,很正常。
毕竟现在的年长亲王中,朱棣的威望最高。
若要立长君,立贤王,朱棣有机会。
“弟还没有听说。”
朱权斩钉截铁的道:“若父皇垂询,弟当推举四哥。”
“哎,不能不能,这事只有父皇做主,俺们听父皇的就是。”
朱棣接连摆手,象是吓坏了。
眼眸中却是有掩不住的笑意。
……
朱权告辞走后,一袭黑色僧袍的姚广孝才闪身出来。
朱棣沉声道:“和尚,你看俺那十七弟说的是不是真心话?”
姚广孝摇头道:“贫僧也不能看透宁王殿下的内心,不过依贫僧看,空口白话,还是玄虚了一些。”
“咱们现在也不能允诺给老十七太多东西,但咱们和他的关系,总比朱允炆要亲近的多。”
姚广孝叹道:“也只能希望宁王殿下和大王是一样的想法了。”
朱棣点了点头,这几天他一直在拉拢一些有实力的小兄弟。
但真正事到临头,朱棣才发觉这事他根本没有真正的发言权。
做出决定的,只能是在乾清宫住着的父皇。
姚广孝也是劝朱棣不要抱太大希望,这和尚还是指着将来朝中大变,朱棣在北平起兵,靠着武力谋夺天下。
朱棣并不是对皇位不动心,但他觉得,那样的风险太大,虽然成功后会获得巨大的利益,但风险也太过巨大,一旦失败,燕王府没有一个能活下来的。
还是现在等父皇决断比较好。
一旦真的有朱权带头,周王跟上。
诸王拥戴自己这个贤王,国有长君社稷之福,父皇一旦允准,风险和收获简直是不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