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清楚,船厂在未能盈利之前。
养活整个船厂的钱,还得自己去筹措。
毕竟,朱高炽想要建造出大明宝船,凭借大明现在的官船船厂规模,根本就造不出来。
因此,朱高炽首要的任务,是先扩大船厂规模。
而要扩大船厂规模,就必须有大笔的资金。
要不然,根本不足以支撑庞大船厂的正常运行。
听了陈寿的话。
对从户部和朝廷手中拿到钱财,朱高炽心中不抱任何的期望。
在朱高炽想来。
自己与其在户部浪费时间,还不如自己经营暴利行业。
筹措建造船厂所需的大批资金。
本来,朱高炽从工部出来,是想直接带着陈寿,去京都龙江宝船厂。
去安排船厂扩建的事情。
此时因为需要先考虑筹措船厂资金的问题。
朱高炽不得不先让陈寿回家。
让陈寿明天再陪着自己,去京都龙江宝船厂,去看看船厂规模和经营状况。
同时看看,如何去扩建船厂。
陈寿得到朱高炽的命令,没有任何犹豫。
跟朱高炽告辞离开后,也不返回工部,直接下班回家。
朱高炽回到太子府,立即修书一封,让人快马加鞭的寄往了北平城。
让北平城的王妃。
带着精盐加工厂的负责人,以及数十名加工技术熟练的王府之人。
接到消息后,即刻启程赶来京城。
在北平城。
朱高炽设立了三处精盐加工厂。
通过盐矿开采粗盐,加工厂加工,高价售卖精盐。
短短数年时间,朱高炽就从精盐加工厂上,获得了大笔财富。
别人都以为,一直得到朱棣封赏的二皇子朱高煦,是三位皇子当中最富有的人。
殊不知。
朱高炽在北平城的这些年。
凭借精盐加工厂等各种产业获得的利润,早已经富可敌国。
只不过朱高炽习惯性的低调,让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富有。
更何况,总的钱财账目,朱高炽都是自己统计核算。
并把所有钱财,收入模拟器包裹里。
当然了,朱高炽富有归富有。
在造船这件事上,他并不选择吃自己的老本。
朱高炽自信,一旦他把整个大明朝的精盐加工厂垄断在手。
造船厂所需要的资金,一定可以完美解决。
再者说了。
朱高炽建造精盐加工厂,大批量的售卖精盐。
对整个大明百姓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
此时的大明朝,即使是粗盐,也只是富贵人家的专属。
普通百姓想要吃盐,根本就不可能。
因为在盐商们的垄断下,盐价太贵,普通百姓根本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