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坐在榻上许久都未能安定下来,连奏章都没有心思去管。
猜疑是一只野兽,一旦放出来再想将它关回去就几乎不可能了,李世民的心中始终对李牧与墨家有关这件事儿放不下,他对身边的小太监吩咐道。
“去将房相请来。”
身边的小太监躬身领命告退。
待人走了,李世民皱着眉头站起身来,在屋子里来回踱步。
他之所以将只召见房玄龄是有他的考量。
三位重臣之中,长孙无忌不用多说,他是太子李承乾的舅舅,和太子十分亲厚,说话自然向着太子些。
而李牧又对李承乾造成了极大的威胁,长孙无忌肯定会偏帮,所以他对这次事件的评价,李世民完全不能相信。
杜如晦,虽然在太子和李牧之间来回摇摆不定,但是从他去益州之后的表现来看至少对李牧是不厌恶的,不排除可能支持李牧,所以他对这次事件的评价,李世民不能尽信。
唯独房玄龄除外,同样作为玄武门之变之前就跟着他李世民的臣子,他从来都是对李世民忠心耿耿。
李世民也最信任房玄龄,一个人的言语可以撒谎,但是他的行为不会。
房玄龄在太子和李牧这件事儿上从来没有做过站队的事情,从头到尾都是站在他李世民的角度上对待,这算得上是足够中立了。
“陛下,房相来了。”
正当李世民胡思乱想着的时候,贴身太监领着房玄龄已经来到了书房内,他连忙招呼道。
“给房相看座。”
两人坐下来之后,房玄龄神色淡然的向面露烦恼的李世民开口道。
“陛下寻我来可是有什么烦恼之事?”
听到房玄龄主动提起,李世民皱着眉头道。
“还是房相懂朕啊,今日朕收到了一个惊天的消息,正为此事苦恼着呢。”
看李世民的做派,房玄龄心中便已经有了数,他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必然是牵扯到国朝根本的,不得他不小心,静静等待着李世民的下文。
“墨家的班大师今日到了京城,他一来便与儒家士子辩驳了一番,将那些士子说的是面红耳赤哑口无言,最后只能灰溜溜的跑了,周围的百姓也全然不顾学馆宣讲的内容,全都拥去看墨家的利民工具去了。”
房玄龄听到这,脸上有些疑惑,这不都是好事儿吗?墨家能有此领袖何愁成长不起来,然而李世民接下来的话立马让他明悟过来。
“可是朕还听说,这墨家班大师竟然在百姓面前宣称,是蜀王李牧在益州的治理有方,对人才宽容才让他墨家有了入世的打算,引得百姓们纷纷高呼蜀王大善,房相对此有何见解啊?”
看着李世民那冷冷的笑容,房玄龄叹了口气,连忙开口道。
“陛下,臣认为这墨家应该只是看好蜀王罢了,毕竟要选择投靠的对象,您才是最合适的。”
“可要是朕非要认定,墨家就是蜀王的势力,并且蜀王对朕怀有不臣之心,房相又觉得该如何处置呢?”
李世民说这话的时候,眼中闪过了一丝狠戾,这被房玄龄清晰的捕捉到了,他心中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