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大步进来。
是翰林院里的典籍,从品的芝麻官儿,刘丰吉。
中书省众人面面相觑。
翰林院的酸儒……
跑到他们这儿来干什么?
刘丰吉冲着中书省这群比自己官职高几品的官员们只一拱手,姿态不低,说出来的话却让众人愣了半晌。
“胡相,各位大人。”
“你们应当已经知道了汪大人被锦衣卫缉拿一事。”
“不知诸位可有想法,与我翰林院结盟?”
………………
翌日。
朝会之上。
这段时间事情多,又闹心,朱元璋上朝的时候显然满脸不爽。
他扫视群臣,问:
“诸位卿家有事启奏没有?无事便退朝。”
连停顿都没有,摆明了只是随口问问。
毕竟头天才宣布了汪广洋被抓的消息,朱元璋也没觉得这帮人敢有胆子再跟自己张嘴要钱治理水患。
但出乎他预料。
胡惟庸直接出列,同样也没有任何铺垫和停顿。
语气肃然!
“启禀陛下,您昨日宣布右相汪广洋入狱一事,臣等属实不能理解!”
“若他犯了什么事,哪怕只有个名头,也该公之于众才是。”
“否则堂堂大明右相,无凭无据被锦衣卫缉拿,这是什么道理?恐怕难以服众啊!”
胡惟庸顿了顿,语气更加激昂:
“而且,锦衣卫的权柄未免太盛。”
“今日他们能随意缉拿右相,明日、后日呢?”
“朝堂上,无规矩不成方圆。”
“还请陛下给个章程,若不如此,百官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哪里还能办得好差事啊!”
朱元璋眼睛微微眯了起来。
这老小子,明面上是在弹劾锦衣卫……
实则,是在指桑骂槐,说他朱元璋滥杀无辜、乱了规矩。
好大的狗胆!
可就在朱元璋正想骂他几句时。
又有几人站了出来。
翰林院的几位侍讲学士、侍读学士纷纷出列。
中书省里的那帮胡党也出列了。
他们异口同声地拱手道:
“请陛下三思!”
朱元璋眉眼间沉郁之色蔓延。
他几乎要冷笑出声了。
怪不得胡惟庸敢这么嚣张……
原来,翰林院那帮酸不溜秋的读书人,跟胡党结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