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策马行于岸边,满心焦虑又兴奋难忍。
这感情是木骨都束凉爽的西南风所不能消解的
一个太监,还能要求更多吗?
他行到了大明所知海洋的尽头,甚至有幸在父祖向往的圣地麦加朝拜。
对于一个不会有孩子的太监来说,这份荣耀足够了。
古怪的黑人们依旧在棕榈叶开始欢歌,
与大明迥然不同的鼓声传入郑和的耳中。
但为何,周君寿的话在他的脑海中久久不散呢?
当他把海图交给自己的时,他说:
“历史会记住你行至此处,也仅行至此处。”
“后人会盼望你到更遥远的海岸。”
周君寿是他在古里捡到的大明人,王景弘认为他是个信口开河的疯子。
哪怕周君寿确实会一些奇怪的语言,知道一些奇怪的知识。
但郑和想起航行中听说过的故事,不禁激动难忍。
他说在更遥远的地方,有一个与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天方、黎代、那孤儿、沙里湾尼都不一样的世界。
他说那里的人们金发碧眼白肤,远比旅途中的其他国家富裕。
他说了很多那个地方的故事,欧罗巴,法兰西,英格兰,神圣罗马帝国...
这些名字让郑和向往。
“今日若归于大明,便是与汪洋万里诀别。”
周君寿在昨晚给了他海图,
郑和知道那图是真的,只要跨过名为好望角的海角,再向北沿着大陆航行,就能到达那地方,到达欧罗巴,到达欧洲。
后人不会盼望我到更远的海岸了。
郑和想到。
他回到了宝船上,
人马的气息在清晨的冷气中凝结成白色的网罗。
周君寿站在右面,他的身后跟着一批人,
七个四品宦官中的三名,以及众多将军和文官,站在他身后。
郑和挺直了脊背,
他已经说服了这么多人。
副将王景弘则站在左侧。
他身后也跟着一批人。
四位四品宦官,站在他的身后。
“该返航了,大人。”
王景弘先一步说道。
他神情严肃,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太监。
他们都不像太监。
郑和看过七名四品宦官,
他们不是在皇宫里侍奉的下等人。
他们是船员,是大海的男人。
“往前吧。”
郑和说。
他的声音在浪花涛涛声,与黑人的鼓声中回响。
他看向周君寿,
周君寿无笑无悲,反倒是他身后的人,嘴角都挂上了笑容。
浪花和空气凝固了。
“往前?”
王景弘抬起了头。
他真的不像太监,和我一样。
我们虽是有缺陷的人,但不是太监。
郑和想到。
忠诚在他心里更多,陛下确实是个值得崇拜的人。
郑和想起了永乐帝。
二十三年前,在郑村坂,
他指出了南军的要害就在李景隆的中军。
那时还是燕王的永乐帝,采纳了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