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君寿向来喜欢和船员们混在一起。
他来自数百年后的现代,落到44年印度的卡利卡特,即大明口中的“古里”,潮湿的香料之都。
他寄宿在古老破败的禅修院中,静静等待着一支船队。
来自大明的船队。
古里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港口,来自东西的航海者在这里补充淡水与食物。
在原本的历史中,来自东方的郑和,与来自西方的达.伽马都将葬身此处。
而周君寿,很可能已经改变了那段历史。
他登上了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凭借前世的知识,绘制出了远航向欧洲的海图。
周君寿将一桶淡水密封好,躲开散发着盐巴气味的腌制肉,穿过倒挂在天花板上的咸鱼,走出了阴暗的船舱。
晴朗的天空洒下温润的金色阳光。
他们已经花了两个月,穿越了热带风暴。
甲板上的鲜血已经在暴风雨的洗礼之下微不可查。
那是王景弘的鲜血。
周君寿想道。
王景弘是个优秀的航海家,外交家。
在郑和去世后,是他带着船队归航,也是他再一次继承了郑和的遗愿。
但他,是锦衣卫。
几年后,他的子侄会被封为锦衣卫千户侯。
据此推测,王景弘恐怕是永乐帝朱棣布下的暗子。
所以...
周君寿闭上了眼睛。
他排除王景弘这个不稳定因素。
动手的是四个四品太监。
王景弘以为他们是自己人。
殊不知周君寿早一步说服了他们。
“在海上没人记得你们的缺陷。”
“你们是想在海上当个男人,还是回大明当太监。”
年后,一个叫王振的太监,为了统领千军的快感,带着大明皇帝,在土木堡耗尽了大明的数代之积累。
对于太监来说,最难以抵挡的,就是再次成为男人。
尤其是品尝过这滋味后。
“若归大明,我不过做腐儒酸书生。”
周君寿盯着那淡淡的血痕,似是在和王景弘对话。
他本不愿与王景弘为敌。
回了大明,他也许能成为一代名相,也许能阻止土木堡之变,也许能成为张居正一般的人物.....
甚至操控得当,他能当上皇帝或者更在皇帝之上,也说不定。
“但我既然站在了这个时代,我的事业就不会局限于一人登青云,一生享富贵。”
周君寿低声道。
哪怕他成为了皇帝,建立了一代新的王朝,也不过是又一个三百年王朝轮回、
换汤不换药罢了。
遥想战国乱战,秦末厮杀,东汉末年,五胡乱华,宋末屠城.......
这些狰狞的王朝末世惨状,不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农工商贾,都会被卷入这场人口减半的开绞肉机中。
“我许给这个世界以更好的愿景。”
“我要带着这个时代加速跑,跑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快,比原本的历史更快!”
因此,周君寿不能回大明。
时代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意志或信念而动摇。
不然历史就该是关羽疾走百里,出麦城,往东吴,取孙权项上首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