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真的没的说。
于是韩春明直接开门见山说道:“您来给我当大厨吧!基本工资一个月一百块钱,营业额好了,有奖金、提成。”
嘶!
这次轮到旁边的娄长安呲牙了。
一百块!奖金、提成!羡慕啊!
韩春明继续语不惊人死不休:“您如果手下有人,只要没大问题,全部带来,量才录用。而且,明说了,我不会就开一个店就止步不前,您只要给我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大厨,他薪水的一成给您了。只要他在我的店里一天,这些钱就一天也不会少,直到他离职为止。”
谭育成噗通一下子跌坐在地上。
这待遇,估计全中华独一份!
没错,韩春明提前把捞海底的复制人才模式拿来用用,不信镇不住这些没有经过商业模式洗礼过的土包子们。就算是在世纪,餐饮老板们也没有几个敢这么干的。不是没能力,而是餐饮老板们大多文化程度偏低,许多人就算有心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却也没有妥善的方法和格局,一些天花乱坠的商业模式,在他们那里顶多也就是听听,然后就是过眼云烟而已。
韩春明却完全可以拿来就用。
扩张需要的资金,他有!
格局,他还有!
合适的餐饮项目,他照样有!
所以,那些前世已经被检验过完全可行的商业模式,韩春明用的心安理得。
娄长安龇牙咧嘴:“韩爷,您不带这样的,您这不是吃落落的勾引人嘛!搞得连我都想跟着您干了。您可真是舍得啊!”
对于人才,韩春明向来秉持着多多益善的风格。
于是哈哈大笑:“老娄,您还别说,啥时候不想在东兴楼混了,只管来找我,就谭师傅这待遇,您也一样。舍得、舍得,不舍怎么得?就凭你的本事,咱还真就舍得出钱,可是就一样,我可不是冤大头,想拿钱,拿本事来换!来混日子可不行,我那里不是公家单位,一张报纸一杯茶,想都别想!”
如果娄长安真的想跟着韩春明,韩春明肯定是举双手欢迎,不过,这厮大概率也就是过过嘴瘾。
现在的编制,那可是千金不换,人们的观念里也从来都觉得公家单位才是铁饭碗,代表着地位,最起码几年内,个体户妥妥的就是鄙视链条里最底层的存在。一直到了年代初,全民经商的热潮到来,个体户又被热捧成了弄潮儿一样的存在,成了社会顶流,尤其是那些赚到大钱的人,走到哪里都是高人一等。
果然,娄长安这厮也是嘴皮上的巨人,行动上的侏儒,呲着呀犹豫了半天,还是老老实实的任命,继续在公家单位里奉献余热。
不过,也快了。
餐饮是最先完成股份改造的企业,也就是说,娄长安就算想在公家单位安安分分,也未必有几天安稳日子可过。
没办法,形势比人强!服务业只要打开口子,以公家单位那种散漫、高傲的老作风,积重难返。根本就经受不住私人餐馆热情服务的冲击,花钱享受,天经地义,谁愿意花钱买罪受,到国营馆子里看店员们那种鼻孔朝天的吊炸天?
韩春明就亲眼看见过,餐馆里的标语居然是:不准殴打顾客!
服务态度之差,可见一斑。
所以,韩春明压根就丝毫也不担心娄长安不跳槽。
、年代,社会变革的剧烈程度,让人目不暇接,你不变?社会会逼着你变。
娄长安,早早晚晚还是自己的菜。
谭育成显然更加关心饭馆的经营项目,问道:“馆子里卖谭家菜?”
这就有点不接近现实了!
谭家菜动辄就是黄焖鱼翅、清汤燕菜这样的东西,现在的人,连猪肉都不能保证,卖鱼翅?饿死你!
初次见面,韩春明自然不可能一言就否决人家,太打击积极性。语言的魅力就在于可以选择迂回,于是微笑道:
“以您的经验,京城里吃得起鱼翅、燕窝的人家,刨除掉去京城饭店、鱼钓台等高级场所以后,剩余的人,能养得起咱们的饭馆吗?”
谭育成立刻哑口无言。
他是轴,不是傻。
简单地经济账显然难不住他,他一个厨子,居然也混的及一顿饱一顿的,经济萧条如此,卖燕翅鲍显然就是死路一条。
韩春明开解道:“你老兄还是先给我撑起一家饭店再说吧,等赚了钱,我答应你,一定给你搞一个全京城独一份儿的私房菜馆,就做谭家菜。”
(求打赏、求收藏、求鲜花,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