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重生正阳门下之商业王朝 > 第172章给老爷子找保姆

第172章给老爷子找保姆(2 / 2)

孟小枣成功的留在了关老爷子身边,这小丫头有耐心,性格温婉,手脚勤快,一有空就洗洗刷刷,把关家小院大力的井井有条,闲暇之余,两个相差几十岁的爷孙俩自得其乐,对着收音机唱上几段,老爷子明显的心情大好,孟小枣居功至伟。

安排好家里的后勤,韩春明没有在京城过多的停留,坐车又回到特区。

他不自己参与筹建食品厂,但是却时时刻刻的盯着蔡晓丽几个人,随时监控着食品厂的情况,争取让这几个骨干快速的站稳脚跟。

蔡晓丽是自己的代言人,小毛子机灵,杨兴邦忠心不二,武功高强,只要这几个人用得好,足以做到监控整个食品厂圆满筹建。

娄家对这个投资也寄予厚望,当做娄家投资内地的试水之作,聘请的管理团队也足够硬扎,前期的筹备工作连韩春明也没有挑出明显的毛病。韩春明和娄家劲往一处使,筹建工作一日千里。

四百万投资,生产线的产能注定不会太大。

这也是韩春明有意为之。

任何企业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团队磨合,眼界、经验的积累,全部需要脚踏实地的一步一步走出来,何况方便面真正的爆发之期还没有到来,韩春明还有时间奠定自己的根基。

日后一统速食面市场江山的“康师傅”、“统一”还在弯弯打江山,距离进入内地遥遥无期。速食文化发达的小日子也还没有野心勃勃的进入内地,总而言之一句话,大家半斤两,谁也不比谁底子厚,剩下的就是竞争自己的质量、营销渠道。

这一点,恰恰是韩春明的强项。

工厂以飞速筹建,施工也快速非常,随着生产线的顺利调试,很快一个迫切的问题摆在了众人的面前,那就是招工。

年代,特区仅仅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渔村,打工还没到人人皆知的程度。

何况,工厂需要的工人,最起码也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要不然目不识丁,连简单的机械操作都没办法完成。工业,最重要的就是流水线作业,强调严谨、速度。精准、服从,唯独不需要自作主张。这一点,文盲,先天居于劣势。

娄晓娥从香江聘请的都是精英的管理层,对于熟练地流水线工人却爱莫能助,毕竟熟练地工人也犯不着跑到内地讨生活,不划算。

韩春明也不希望整个工厂从上到下全部都是港人说了算,圈子文化在哪里都是合理存在,如果管理层是港人,连基层的小班长也是港人,这些人语言相同,还都是乡党,自上而下抱成团,恐怕连娄晓娥这个港人的后台也会被裹挟着失去控制。防微杜渐,韩春明也要解决基层管理人员的问题,决不允许港人铁板一块。

这厮很快就想到了老高科长。

好像自己最熟悉的也就这个人了。

于是一个电话联系到了高科长。不对!一段日子没见,这厮居然升官了!招商局副局长!

韩春明见多识广,也有点无语了。狗屎运也没有这样走的!眼下的特区行政级别还没有调整,等到了特区升格,老高这厮恐怕一下子级别生生拔高几个规格,幸运儿子找幸运妈,幸运到家了!

“韩老弟啊,你有事啊?有事就来办公室找我,我请老弟你喝好茶!冻顶乌龙!”萌新高副局春风得意,隔着电话筒都能听见他爽朗的欢笑。

“好咧!”韩春明答应的很是爽快。

“退休的食品厂老师傅?”高副局有点惊讶,他没有想到韩春明居然是为了这个目的,脑子有点迷糊。

没错!

韩春明就是将主义达到了那些已经退休的老工人身上。

这些人,技术一流!经验丰富!还不会再被编制束缚,可以发挥余热,正好可以作为自己培养基层小组长的教官人选。

高层选用精英管理,负责动脑;基层选用内地自己培养的人,负责动手。

这样正好可以上下相互制约,不至于行成针插不进的一言堂。

完美!

(求打赏、求鲜花、求收藏,谢谢!)

最新小说: 七人格暴杀女尊撩帝攻略 总裁,夫人她又开始赊刀了 至高洪荒,群友是诸天大佬 开局厄运女的我在生存世界封神 山东名人孙武传奇 哀牢山惊魂 我刷的视频,改变了华夏历史 替夫上朝,听我心声吃瓜笑哈哈 阿姨权势滔天 预知前一天,开局救下市长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