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蠢欲动的人群顿时变得兴致勃勃,急不可耐的催促着要报名。
麦克王功成身退,小毛子已经被韩春明安插进了厂办,随着这群香江佬学习管理技术,现在正好带着几个文职人员开始正式招聘。
韩春明对着娄晓娥笑道:“娄姐办事就是靠谱!这个麦克王有一套,至少对内地的情况也算是做过功课,知己知彼,对路!”
娄晓娥跟韩春明已经十分熟悉,也变得有点儿皮实。
“那是!这也是我们娄家自己的生意好吧!这个麦克王可是我千挑细选选出来的,经验、心性都不错,我还指着他给咱们赚钱呢。”
嘚瑟的神情,很有韩春明嬉皮笑脸的风范。
近朱者赤,至理名言。
娄晓娥也学坏了。
韩春明埋头苦干,参照后世管理学上的一些章程和手法,制定了公司章程、员工手册,条条框框整理了一大堆,拿给麦克王参考修改,除了收割了麦克王的一波惊讶,麦克王根据自己的经验略作修改,就打印出来,张挂在公司厂区的公告栏里了。
老高科长也不掉链子,动用公家资源,从一些公家大食品厂里挑选出来几位德高望重的老技术工人,一番大道理,从内地和港澳关系、到民族大义、国家荣誉,将几个赤胆忠心的老头儿忽悠的热血沸腾,斗志昂扬的赶到食品厂前来充当教官。
韩春明也严令厂子上下,对这些老工人要做到敬重敬重再敬重。
从此,厂子逐渐走上正轨:麦克王负责生产、任厂长;蔡晓丽作为韩春明的代表,担任副经理,同时担任财会部副部长,代替韩春明监管财会运转。
小毛子进入厂办,学习管理。
杨兴邦受命组建保卫科。
虽然,顶层的所有经营人员都是娄晓娥从香江聘请的,天然就是娄家的人,不过有蔡晓丽几人的安插,韩春明足以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又过了半个月的时间。
整个工厂已经全部走上正轨,机器都已经经过调试,可以顺利的运行。韩春明和娄晓娥经过商量,决定找个黄道吉日开始正式生产。
一挂鞭炮啪啪啪的响彻云霄。
硝烟弥漫。
韩春明和娄晓娥、蔡晓丽盛装出席,厂区宽阔的大门前,红绸子鲜红鲜亮,将食品厂的牌匾包裹的喜庆洋洋。
上至管理层,下到基层的生产工人,个个身着整洁的工作服,静静地站成方阵,等着吉时到来。
正在这时,一列小轿车鱼贯而入,当先一辆红旗轿车停在了厂区门口,低调肃穆的风格,一看就是手握实权的大员座驾。
后边的几辆随从车辆停下。
老高一路小跑的从后边跑了过来,小短腿倒腾的频率飞快,殷勤的打开红旗车门,还不忘对着韩春明使了个飞眼。
不用这厮提醒,韩春明也猜出来这明显是有大人物降临。
老高弓着腰,像个大虾米一样迎出一位领导:“主任,这两位女士就是从香江来咱们特区投资的爱国人士,娄晓娥娄女士、蔡晓丽蔡女士。”
这厮一手经手了整个食品厂的筹建,近水楼台能够接近大领导,抖擞精神全程服务的十分精心。
大领导和蔼可亲,做足了姿态。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最后亲手撤下了牌匾上的红绸子,算是完成了主持仪式。
韩春明本来以为这就算已经完了。
大领导都是日理万机,能来照个面已经很了不起了,就这还是占着自己港商身份的便利。
哪知道韩春明礼貌性的让了一下:“请领导到会客室饮茶,顺便指导指导工作。”
谦让而已,
哪知道大领导居然应声答应:“好啊!好啊!这位小同志是姓韩吧?韩春明?”
(求收藏、求打赏、求鲜花,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