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在戴上眼镜,就像后世吴启华演的一部电视剧里的形象,那种斯文败类的角色。
王山站在小朋友们面前,小朋友们都好奇地用眼神望着这个陌生人。
面前的一个小女孩好奇地打量着他,并用奶声奶气地语气说:“大哥哥,你是要教我们唱歌吗?”
王山看到眼前这个奶萌奶萌的小丫头,笑着说:“是的,我要教你们唱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啊?”
小丫头说道:“大哥哥,我叫陈学洁。”
王山想起来有一个演员也叫陈学洁,而且是长影厂的第三代厂花。
长影厂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电影厂,拍摄过很多优秀作品,如《白毛女》、《上甘岭》、《五朵金花》等,而且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很多那个时代的电影明星都是从长影厂走出来的。
陈学洁可能现在有很多人不知道,他本来也不知道,后来在大学时业余研究中国电影美学时,专门看过很多以前的老片,其中给他影响较深的就是陈学洁主演的《达吉和她的父亲》,是由著名导演王家乙拍摄的。
电影里的陈学洁一副少数民族的打扮,爽朗的笑容和纯真美丽的样子,让那个时候的他格外心动,可因为影片特色太强,并没有被当时的观众所接受。
后来陈学洁见影途不畅,毅然选择去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做导演,后来回厂拍摄了很多受欢迎的片子。
王山还挺佩服这样的人,坚持学习,只有热爱电影的人才会不放弃这个事业。
他先哼着几句,试图找回调子。然后唱道: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飘荡在水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
王山唱的正是《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至少影响了好几代中华儿女,成了每个人的童年回忆。
而且这首歌的时代背景也很重要,祖国刚刚摆脱旧社会的压迫,劳动人民成为国家主人,那种翻身农奴把歌唱,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之情溢于言表。
后世有人在知乎平台说这首歌听起来有种悲伤的感觉,感觉一个美好时代的过去。的确,那种革命万岁、砥砺前行、对社会主义美好向往、对新社会建设的憧憬是后世资本横行时代的人们无法感受到的。
但至少,我们存在过,不是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