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很快来到了号。
杭城中学是九年一贯制学校,也就是有小学部和初中部。
而叶枫所在的初中部是全日制寄宿型的,换言之学生们基本都是住宿的,没有特殊情况也不设置走读。
这就导致了初中部的学生开学时间不是在月号,而是在月号这天!
叶枫作为班主任,就得在校门口迎接新生。
校门口里面的校道上,十几个帐篷一字排开,一个班级一个帐篷,由班主任坐镇,科任老师辅助,给学生们办理入学。
按照班级找对应班级报到→填各种各样的资料→交钱(各种费)→办理入住→办水卡、饭卡、人脸识别……
这样一套流程走下来,其他的倒是没有什么,有其他老师和工作人员帮衬。
而且叶枫还特意捉来了几个初二初三的学生,让他们帮着搬行李。
省得哪个学生的家长把整个家都搬来,把他这个班主任也拉去扛行李。
“领导也真是的,明明在校门口贴个二维码让家长扫一扫,然后自个儿带着孩子到分配的班级教室报到就可以了。非得在校道这里摆摊。”叶枫吐槽。
看着校道前扛着大包小包涌动的人群,他本能的用自己的专业能力暗中观察,同时大致上分析一下班上孩子的情况。
初一的孩子虽然说已经是初中生。
但是刚上初一,本质上跟六年级一样,还算是小学生。
这个阶段的孩子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叛逆期也还没开始,喜怒哀乐全写在脸上,很容易就能通过观察分析出大致的情况。
前来报到的学生大致上分为几个类型。
第一种,全家出动型。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甚至什么叔叔婶婶都出动了,围着孩子叽叽喳喳的,像个小型旅行团似的过来报到。
完事还在学校里面转悠几圈,时不时停下来拍几张美照发个朋友圈:
今天陪孩子过来学校报到,这新学校就是不一样,真大!/图**
这种虽然视觉效果不大好,也不提倡,但是能够明显看出来这家的家庭氛围好,孩子的各方面条件都不会差。
当然,这里面也细分出来另一种,全家溺爱型,一家人扛着大包小包像是小祖宗一样供着孩子,生怕孩子累着的,那这个学生后续多半上会出一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