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是爸爸妈妈陪同,或是一方陪同。这种是最常见,也是最多的。
这一类细分出来就很多了,不好准确判断。但是通过观察孩子和父母相处时的对话、神情等也能判断出他们的家庭关系。
从而推导出孩子在家中当中相处的模式以及孩子性格特点、发展走向等等。
第三种是,哥哥或是姐姐陪同,甚至还有自己来的。
这种学生一般是父母因为工作、离异等等原因长期不在身边的、或是不关注孩子,一般这些孩子会更容易出现问题。
叶枫作为心理老师+班主任,往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孩子,防患于未然。
新生报到,最要命的当属和家长沟通。
家长:“老师您好,我是王若冰的妈妈,请问我家冰冰要去哪里报到?”
叶枫:“你们开学前加的新生群里面有分班信息。那边的公告栏也有分班信息,找到对应的班级摊位找班主任报到。”
家长:“不是,老师,我家孩子叫王若冰,去哪里报到?”
叶枫耐心值-:“您孩子是哪个班的?”
家长:“不知道呀,孩子他爸也没告诉我,老师,现在我们去找谁报到?”
叶枫耐心值-:“那先去看看公告栏那边看看孩子被分到了哪个班。”
家长:“呀,老师,我家孩子是王若冰呀,能不能尽快帮我家孩子办理报到?”
叶枫握拳:“王若冰妈妈……,您——先去那边的公告栏看看孩子被分到了哪个班级,然后找对应的班主任报到,我是七(4)班班主任,名单上没有您家孩子。”
王若冰扯了扯妈妈的衣服,弱弱的说了句,“妈……我……我好像被分到了三班……”
叶枫内伤:“王若冰妈妈,班的摊位在隔壁。慢走!不送!”
我好逃!却逃不掉!!
稳住!稳住!!
本班只剩下个学生还没有报道了!
叶枫深吸了一口气,继续露出招牌式笑容,在线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