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常常问荀彧道:如今你留在许都处理事务,不再跟随我出征,还有谁能像你那样给我出谋划策呢?
荀彧便推荐了族中的许攸和一个叫钟繇的人。
跟随曹操这么些年,荀彧凭着自己的名望,也为他推荐了不少人才,期初推荐了戏志才。
戏志才死后又推荐了郭嘉,此外还推荐了陈群、司马懿等人,这些人都是当世的名士。
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张绣,大败而回。
袁绍知道此事后,写信给曹操,言辞十分傲慢,直接在信中要求曹操投降。
曹操看完袁绍写给他的信后,大怒。
诸将一开始还以为曹操是在生气张绣之事,钟繇还特地询问荀彧曹操发怒的原因。
荀彧道:以他的个性,一定对此既往不咎,有什么好发怒的,一定不是为了张绣的事。
后来曹操将袁绍的信给荀彧看,并问道:现在我想讨伐此贼,但力量又无法与之匹敌,你说该怎么办?
荀彧道:古往今来的较量,不一定是看力量大小来定胜负的,如果真有才能,纵使力量弱小,也能以弱胜强,逐渐变得强大起来。
如果是个庸碌之人,纵然一开始强大,但也会慢慢变得弱小。
当初刘邦和项羽之间,就能印证这种说法。
看到这,众人无不眼前一亮,尤其是一些忠于汉室之人,对荀彧另眼相看起来。
此人虽然投靠曹操,但一心为了汉室。
每每引经据典,都不忘那汉高祖之事来做比较,足可见他对汉室的态度。
画面一转,荀彧继续向曹操劝说道:现如今能与你争夺天下的,只有袁绍了。此人外宽内忌,表面看起来待人宽容,但内心十分狭隘,而且疑心很重。
将军你不拘小节,唯才是举,唯才是用,在度量上已经胜过了袁绍。
袁绍遇到事总是犹豫不决,然后错失良机,而你却能随机应变,处事果断,不拘泥俗规,这是在谋略方面胜过了袁绍。
袁绍军纪不严,法令不明,兵马虽多,却不能使之如臂。
而将军你法度严明,功必赏,过必罚。麾下兵马虽然不如袁绍那么多,但都能为你死战,这是在用兵方面胜过了袁绍。
袁绍自以为出身名门,平日里做事的时候装模作样,喜好虚名,所以士人中没什么能力又喜欢虚名的人大都投靠他。
将军却以诚待人,不求虚荣,而且赏罚分明,因此天下忠诚正直的人大多在你的手下,这是在德性上胜过了袁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