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明末:成为辽东节度使 > 第三十一章:宫内的商议

第三十一章:宫内的商议(1 / 2)

“天赐麟儿啊!”

崇祯皇帝兴奋地拿着朱慈烁送过来的最新辽东战事报告,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

他简直难以相信,曾经的那个存在感几乎为零的三儿子,到了辽东之后竟然混的如此顺风顺水,不仅稳定了辽东将门,还用自己通过招兵征召到了嫡系辽东部队将女真人赶出了辽东,夺回辽阳城。

这简直就像是做梦一样。

本来他一开始册封朱慈烁为辽东节度使,也只不过是死马当活马医,试试能不能帮忙缓解一下朝廷的财政压力。

结果,朱慈烁的表现不仅达到了他的标准,还超额发挥,击败几万女真大军,收复辽东全境。

这么说吧,他的这个三儿子已经成长起来,可以独当一面,足够胜任辽东节度使的职位了。

“哈哈……”崇祯皇帝高兴地笑着:“朕没有白疼爱这小子啊,终于长大懂事了!”

旁边,太监王承恩也跟着点头附和道:“是啊,皇上您看三殿下才十四岁,却能打得那些胡虏屁滚尿流,实属不易呀!”

王承恩早就被朱慈烁软硬兼施收买了,自然是要给朱慈烁说好话。

崇祯皇帝闻言,脸色变的凝重了几分:“王公公,你认为朕的这个儿子,能否担负起整个大明江山?”

王承恩听到这个问题后,直接被吓到了,立刻跪地。

崇祯皇帝这句问话很是突兀,但又显得合情合理。

朱慈烁上任辽东节度使,便迅速收复了辽东,稳定了大明的东北方向,这是何等大功,难怪崇祯皇帝会不顾祖制,动易储的念头。

现在的大明江山,风雨飘摇。

军事压力自从女真崛起以来,就从北方的九边防线转移到了东北的关宁防线。

朱慈烁仅仅十四岁,就带着大军收复辽东,可见其能力。

要是让他继续成长几年,那会是什么样的光景?

而且自己一直以来都没有过多关注这个孩子,完全就是藩王类型的放任自流教育,就算是这样,同样表现出了这样的惊人才干,甚至让崇祯皇帝怀疑,自己这个儿子是不是在韬光养晦,等待一鸣惊人的机会。

王承恩沉默片刻之后答道:“老奴愚钝,看不透这里面的深浅。但是,老奴觉得三殿下应该是可以挑起大梁的,毕竟三殿下才十四岁,若是按照古法,三殿下尚未及冠呢。”

他这番话说的比较委婉。

回答了,但没有完全回答。

王承恩巧妙地避免了其中的僭越可能,只是就事论事。

崇祯皇帝虽然知道王承恩说的很委婉,但心中对这个建议并不反驳。

他甚至有点后悔,如果自己早点发现自己这个三儿子的能力,并加紧培养的话,也不至于现在才让朱慈烁出头,并在辽东地区崭露头角。

不过,现在也不太晚。

三皇子朱慈烁才十四岁,还有很长的时间让他来锻炼培养。

既然已经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对待了。

在崇祯皇帝看来,这个三儿子甚至有可能是未来大明的储君。

必须把三皇子扶持起来!

想到这,崇祯皇帝就吩咐道:“传旨给三殿下,让他即日启程返京!“

既然辽东已经平定,就没有必要让朱慈烁继续留在那个是非之地了。

更何况,如果要对这个儿子进行培养,不可能让他永远待在辽东的。

“陛下,可是这么大的事情,是否需要内阁商议,并且拿到朝堂上讨论......”

王承恩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在他看来,三殿下现在虽然有些优秀了,但毕竟还年轻,还没有足够的资历和威望。

如今就贸然让他返京,这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事情。

说不定,辽东的那些还在负隅顽抗的势力,会对朱慈烁动手。

而且,这么大的事情不通知朝臣,未免有点说不过去了。

崇祯皇帝听到王承恩这话后冷声道:“朕决定的事情,哪里轮到你来插嘴,怎么处置,也用不着你管。”

王承恩连忙低下头去:“是,陛下,奴婢遵命!”

最新小说: 我刷的视频,改变了华夏历史 士兵突击之成才班长 总裁,夫人她又开始赊刀了 开局拿下财阀长公主打造娱乐帝国 山东名人孙武传奇 兽世大佬的恶毒前妻被宠娇了 穿书后我成了反派的白月光 预知前一天,开局救下市长千金 糟!作精后妈深陷父子争宠修罗场 盘点炉子金手指,悟性逆天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