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微微颔首,正打算继续下达命令,突然,门口传来了内阁首辅周道登的声音:
“陛下!陛下!”
周道登急匆匆地闯了进来,满头的大汗淋漓。
“何事慌张,这般毛躁?”崇祯皇帝皱眉训斥道。
“启禀陛下!”
周道登喘了两口气后,才道:“臣刚刚得到消息,据说三皇子在辽东战事上击败女真人,夺回辽东大部分地区,收复辽阳城,这可是大功一件啊!“
“哦,是这件事啊,刚才王公公已经告诉朕了。”
崇祯皇帝说完,脸色突然冷了下来。
“三皇子亲自派人来送最新的战报,朕也是刚刚才知道;周阁老这么快就得知了消息,还真是灵通呢!”
这番话不管怎么听,都是在问罪。
周道登连忙跪倒在地,连连磕头。
过了半晌之后,才颤巍巍地开口道:“请陛下恕罪!”
“罢了。”
崇祯皇帝摆了摆手,道:“朕不与你计较了。不过,这种大功,必须尽快昭告天下,以示朕对三儿的嘉奖!”
周道登连忙叩谢道:“臣领旨!”
随后,周道登立刻将自己的意图表达出来:“陛下,臣以为,应该早日让三皇子离开辽东,回到京师。“
”三皇子收复辽东,武德充沛,需要培养其治国理政的才能。“
“此事宜早不宜迟,三皇子才十四岁,年龄尚小,还有可塑之机。”
“若是耽搁下去,恐怕就失去了培养价值。”
“另外,三皇子在辽东地区,已经取得了巨大战绩,相信很快就会名震天下。臣建议三皇子回京之后,可入翰林院学习六艺。”
“以三皇子现在的年纪和才华,在翰林院学习六艺之后,就会得到提拔,进入御史台观察各地官员、文武百官等等.......“
“嗯!甚善!“
崇祯皇帝听完后,赞赏了一句后,继续询问道:“那依你之见,三皇子回京之后,先入哪个衙门呢?“
“臣建议先入礼部观察一段时间,熟悉各项政务。等到三皇子对于治世之道颇有心得后,再让他进入内阁学习政务......“
周道登的办法可谓是滴水不漏。
只是,崇祯皇帝并没有很满意。
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感觉,这一切看似都很正常,但就是对于三皇子来说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崇祯皇帝想了想后说道:“既然三皇子已经在辽东做出了大功劳,朕准备封他为辽东侯。”
“至于三皇子具体入职何部,就由你们内阁拟旨吧。”
周道登闻言,立刻准备领旨谢恩。
不过这时候,王承恩有点急了。
虽然他并不太懂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但朱慈烁给他送来战报的时候,特意派人嘱咐,千万不能让父皇把自己拉回到京城,辽东地区情况并不稳定,至少需要五年时间稳定局势,否则,刚刚得到的土地很有可能再次被女真人夺走。
这番话是没错,但朱慈烁的真正想法是,在这个辽东地区,凭借着辽东节度使的特权,收回辽东将门的兵权,发展辽东经济,培养自己的班底,日后好有真正意义上政治谈判的本钱和筹码。
说白了,就是他准备天下有变时,拥兵自重。
如果回到京城,那么自己手下的私兵和辽东的手工作坊,结果如何不言自明。
因此,王承恩眼珠子一转,立刻想到了战报中的一条,连忙走上来,劝谏道:
“陛下,战报中提到,辽东地区情形不容乐观,现在不宜召三殿下回京。“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将那个奏折翻出来,果然是有这么一句。
他可以不停王承恩这个阉人的话,但他自家儿子的话,崇祯不能不听。
“那.....好吧,暂时先不召三皇子入京,上朝商议一番再做决定。”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