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早朝,文武百官位列两侧。
“上朝——”
在小太监的呐喊声中,崇祯皇帝准时来到龙椅前坐下,众人纷纷行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吧。”
例行公事结束后,崇祯环视一圈,见各位大臣都没有要出列的打算,直接开口道:
“诸位爱卿,今天朕比以前都要高兴,知道是为什么吗?”
众臣互相对视,自从昨晚内阁首辅周道登和司礼监掌印魏忠贤得到了最新的辽东战报后,他们这些东林党和阉党的大臣也都被一一告知,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没有一个大臣主动出来找事。
其实在第一眼看到战报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是不相信的。
开玩笑,辽东的局势有多么糜烂他们心知肚明,盘踞在辽东的女真人和辽东将门相互勾结,党同伐异,熊廷弼就是触动了辽东将门的利益,才被传首九边的。
区区一个辽东节度使朱慈烁,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地将辽东的女真人全都赶出去?而且这还是建立在他没有任何在辽东地区的根基的基础上。
但当他们仔细阅读完整个战报之后,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份情报是经过锦衣卫严密核查之后发回京城的,不会有错。
而且他们各自的老大也是在反复核对之后,确认这份战报和他们的情报完全吻合的前提下,才发给他们每个人的。
崇祯帝见他们依然无人敢出列,又问了一遍。
见还是没人出来,崇祯干脆自顾自地将昨晚从王承恩手中得到的朱慈烁发来的辽东战报公之于众。
等听说朱慈烁不但将辽东的几乎所有女真人包括女真族长皇太极都击败后,还俘虏了近几千的女真骑兵后,朝堂里再次陷入了寂静之中。
虽然他们这些大臣都已经知晓,但这种亲耳听到的感觉终究是不一样的。
大多数人对朱慈烁的印象,只不过是一个纨绔子弟。
在很多人想来,这种人能在辽东地区活着就应该谢天谢地了,能在辽东搞出点名堂,暂时稳定辽东将门就可以烧高香了,更别说是像现在这样,成为一方名将,征服一片土地了。
但这种消息,在昨天由内阁首辅和司礼监掌印两个大佬证实,今天从皇帝陛下的口中说出来证明。
在短暂的寂静之后,一阵嗡嗡声响起,所有的文武官员开始窃窃私语,并小心翼翼地抬头观察上面的皇帝。
崇祯却仿佛毫无察觉般,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继续道:“诸位爱卿有什么想说的,尽管畅所欲言吧!”
他虽然内心在疯狂欢呼雀跃,但还是要保持作为君主的矜持。
“恭喜陛下,恭喜陛下啊……”
终于,吏部尚书梁稷带头站了出来,向崇祯祝贺,并表示愿意献出半年俸禄,以示庆贺之意。
随即又有户部尚书张恩和翰林院侍讲学士李邦华纷纷附议献银献粮。
这三人都是崇祯朝的元老级别的重臣,他们的话一出口,其余人便如梦初醒,一时间群情激奋,争先恐后地站出来表达祝贺之情。
看着这些平日里对自己恭敬有加的重臣此刻却是露出了谄媚讨好的嘴脸,崇祯内心暗骂不止,但脸上依旧是挂着淡淡的微笑。
不得不承认,这种感觉很爽,特别是这群大臣对自己俯首帖耳的模样让人忍不住生出一股优越感来,恨不得马上将这种感觉宣泄到其它人身上。
等到这帮人把话说完后,崇祯才缓缓开口道:“诸位爱卿的美意朕收到了,至于那些赏赐嘛......“
说着,崇祯将自己手中的奏折抖了两下。
“诸位爱卿,你们说,朕是赏呢,还是不赏?”
这句话一出,满殿皆惊,陛下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战报中朱慈烁已经提出了封赏请求?否则,陛下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但如果朱慈烁真的提出了封赏要求,那陛下会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