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他是最希望平稳过度的人。
不希望出任何幺蛾子,特别是手握重兵的九位叔叔们。
朱元璋端起茶杯的手微微颤抖。
今天的一切,他都完全不知情。
这意味着,北平地方的文官、锦衣卫、卫所都被控制。
他这个皇帝,困在京师成了聋子、瞎子。
“为何不早报?难不成北平承宣布政司衙门跟行都指挥使司衙门没有一个人长眼睛?”
兵部尚书一脸苦笑。
真的没有人上报啊,就连他都是因为今天这事突然想起来的。
“孙爱卿,你有什么话要说?”
朱允炆心乱如麻,参谋齐泰与黄子澄都不在,没人给他出主意。
当务之急是先把情况搞清楚,等回了东宫在召集心腹细细商量。
工部尚书孙显赶忙道:“殿下,微臣想起来一件小事。”
“天寒,微臣家人便去西城北货店买煤炭、兽绒。谁知,那店主却大力推荐一些微臣闻所未闻之物。”
“哦,什么物件?”
孙显组织了一下语言,缓缓道:“叫什么煤炭炉子,二尺来高,中间镂空,置于室内烧水取暖之用。”
“煤炭炉子还有相配的煤炭,名曰‘蜂窝煤’,圆柱状,中间有十几个孔。”
“还有怪模怪样分左右的鞋,叫什么沙地翻毛绒靴,价格不菲。”
“还有暖水壶、火柴……”
朱允炆听得一头雾水。
老朱家可是天下之主,什么好东西没见过?
可刚才孙显说的这些,连名字都是那么陌生。
“这些跟宁王有什么关系?”
孙先苦笑一声:“殿下有所不知,这些东西就算在京师,也是稀罕玩意儿,除了显贵之家,寻常百姓没人买得起。”
“而据店家所说,这些物件都有相同的来历,一个叫做‘大宁轻工业公司’的地方。”
大宁,
怎么又是大宁?
十七叔,你到底在搞什么?
一连串新词。
让朱元璋眉头紧皱。
人类不论身份地位和文化素养。
面对自己未知的事情,总是会下意识地抗拒。
“六部的人先下去吧。”
六部尚书一听,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
忙不迭口呼万岁,倒退着离开御书房。
此刻,房间里仅剩下耿炳文与郭英两位勋贵。
两位老侯爷年事已高,但都宝刀未老。
耿老侯爷年初刚平息了蜀寇高福兴,俘虏三千。
郭英则是他的副将。
作为朱元璋的“老伙计”。
耿炳文心中了然,此刻他眼观鼻、鼻观心。
已然老僧入定。
朱元璋酝酿片刻,开口道:”耿将军、郭将军,前几日朕接到辽东都司来报,北元余孽近来屡次犯边,辽东诸卫所疲于应付,还得劳烦老将军一趟,前去镇守辽东。”
耿炳文立刻跪倒在地。
“末将深受皇恩,敢不从命?”
老朱摆了摆手。
“朕的那些个不成器的儿子,虽然就藩,但朕不放心,这一趟还务必请老将军多多照看。”
耿炳文心中一凛,刚祥说些什么。
可抬头看见朱元璋深邃的眼神,明智的选择了闭嘴。
“那微臣何时出发?”
朱元璋沉思许久。
起身从身手刀剑架子上抽出一把宝剑。
“耿老将军,你拿着此剑,明日一早出发。”
“记住,拿出此犹如朕亲临!”
“任何欺君罔上者,杀无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