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老江湖严择存完备的计划,朱权在现代也不会成为无头苍蝇乱撞。
他首先在国外注册了公司,然后打着响应家乡建立开发区的号召,一口气投资了五家企业。
他所在的县城,人口多、经济差,远离大城市。
地方上为了解决老百姓收入问题,几乎想破了脑袋。
现在,一位在外地创业成功的青年才俊,一口气为家乡贡献五座劳动力密集型工厂,领导们直接把他当成典型,四处宣传。
有了官方支持,朱权的计划格外的顺利。
在最新款设备中,夹带了各式各样落后的淘汰设备。
然后趁夜深人静,再分批次运回大明。
就靠着蚂蚁搬家,大宁城南,一座效仿县城工业区规划的新城区应运而生。
朱权给他起名:未来城。
相比较于大明古老社会,这些落后工厂也不就是未来科技嘛。
拍完照、剪完彩,铁锹填完土。
假模假样的活动终于结束,下面便是全城老少爷们狂欢时期。
设置在城内东南西北的四个大喇叭,早就把这个好消息通知了全城百姓。
为了共襄盛举,朱权给护卫士兵、卫所兵放了一天假。
这就导致,原本宽敞的地方,摩肩接踵,成了农村赶大集的模样。
他们此次前来,除了看西洋景之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招工。
是的,工业区刚刚宣布成立,宁王府就宣布大规模招工。
这次的招募的是建筑工人,月薪三两银子。
大宁城实际上是一座军事堡垒,里面的原住民稀少,大部分都是卫所兵的家属。
在明初卫所制度还没有彻底糜烂之前,组织能力还是不错的。
可再怎么不错,也改变不了事实农奴的范畴。
现在,在宁王的地盘,他们有了其他选择。
很快,现场摆开了十几个桌子。
每个桌子前插了一个大旗,上面写明了招募工人的种类。
在士兵的强硬驱使下,大家乖乖排好队伍。
事先,已经有人跟他们解释过,不同的队伍是做什么的。
因此现场出现了很有趣的一幕。
面粉厂、服装厂等队伍,大排长龙,一眼望不到头。
相反,机械类厂队伍,人数寥寥无几。
大宁拖拉机厂队伍人也不多,其中有一对兄弟模样的年轻人正小声谈论。
“大哥,为什么不去面粉厂,俺听说,那里有吃有穿,还有女工呢!”说完,个子矮一些的男子红了脸:“咱们兄弟一个都没娶婆娘,娘都急死了。”
被称呼大哥的男子脸上露出一丝不屑。
“真是没见识,那些地方算得了什么。”
他眯起眼睛,努力看向高台上被众人团团围住的宁王朱权。
“这拖拉机厂里的门道,才是咱王爷立命根本,俺们兄弟在这里,以后就是从龙之功。”
“到时候,什么婆娘找不到?”
说完,他目光根本不看其他队伍,一心一意看着拖拉机厂登记桌旁边的那个样品,眼神中满是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