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楼玄字号包厢,朱元璋站在窗口看到这一幕,又是气愤又是羡慕。
气愤者,一介商贾居然有这大威信。
让一城之百姓为止折服。
羡慕者,一城之百姓皆是真心拜服,他这个天子也做不到。
“古之所言,恩泽四海,泽被苍生,就是这样子吧。”
“这李玉当真是个奇人,吾不如也。”
朱标看到这一幕,感叹连连。
上午李玉讲课的内容,朱标听安庆说了五六回,他都会背诵了。
加上毛骧汇报的信息。
朱标对李玉过去七年做的事,算是大致了解。
修桥铺路,近乎免费的书院、书楼,钱行低息的借款……
除了鼓励百姓经商之外。
在朱标看来,李玉是少有的“大善人”。
“爹,李玉太厉害了。”
安庆公主脸颊发红,双目满是惊艳:“大家都好尊敬李玉。”
“古之少有。”朱标点点头,赞道:“甘罗在世,也不过如此吧。”
听到朱标、安庆公主不停地夸赞李玉,毛骧低下头,哭笑不得。
毛骧跟随朱元璋十多年,暗里地给朱元璋干了十多年脏活。
毛骧怎猜不到朱元璋的想法。
这种“国之大贼”,肯定上了朱元璋的必杀名单。
“走吧,别让客人久等了。”
玄黄财气的来源,李玉已经猜到了。
早间钱行回复,一个毛姓男子替他家主子、应天府的朱爷兑换了一万两黄金。
毛姓男子嘴上的主子爷,户籍上名字叫朱兴宗。
应天府,能拿出万两黄金的士族、商人不少。
姓朱,被称为爷,名字叫朱兴宗的人只有一个。
大明天子朱重!
朱元璋起事前,原名朱重。
后给郭子仪当亲兵,发家后成婚时,朱重觉得自己的名字不怎么上档次,老朱给自己改名朱兴宗。
当时老朱不仅给自己改名,还给自己的三兄弟、老子一起改了名字。
没两年,起事后再次改名为朱元璋。
意为“诛”灭元朝的武器。
朱兴宗的名号,没用过几年,后来也只在朱家一族内所用。
在民间,朱家天子朱元璋、朱重的大名如雷贯耳。
但朱兴宗的名号,除却朝廷大员之外没几个人清楚。
“玄黄财气必须从朱元璋手上获取?”
“这就难搞了。”
猜到了玄黄财气的来源。
李玉即便知道朱元璋不喜商人,也只能硬着头皮顶上。
……
(有人看么?求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