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李爷说的很有道理啊。”
安庆听得连连点头,攥紧朱元璋的胳膊,举例子道:“刚才爹给我买的糖葫芦,酸酸甜甜,又大又好看,比应天府的好吃多了。”
“要是买一些糖葫芦去应天府卖,肯定发财。”
连闺女都想着倒卖糖葫芦了!
这李玉太能说了!
朱元璋憋了一肚子气,实在是有点忍不住。
“咱说,闺女啊,你进来听课可是花了一千两银子的,你就学到了卖糖葫芦?”
“李玉都说了,有能力的去书楼学知识,没能力才像你一样,倒卖糖葫芦做行商。”
“爹!”
安庆羞红脸,不依道:“其实我想到好多,我在书楼看了一本书,上面教人用花做香水,书上说香水可香了。”
“好。这才对嘛,种花做香水可比卖糖葫芦好多了。”
朱元璋火气顿消,忍不住刮了安庆的鼻子,打趣道:“以后等你做出香水了,宫里都收了。”
台上李玉最后说道。
“最后,说给后排你们这些大富豪听的。”
“这几年气温愈来愈低,若有闲钱,做煤炭,做房子,做养殖,做保暖的布料、衣物,是最妥当的挣钱路子。”
“提醒你们,气温降低,粮食肯定欠收,但朱家天子杀性太大,囤粮的事儿绝对不要干。”
听到李玉的话,朱元璋一愣神,当即问道:“毛骧,这几年当真在气温逐年降低?”
“爹,是真的。”
毛骧还未回话,安庆就忍不住答道:“这几年冬天一年比一年冷,去年我手都被冻伤过。”
“毛骧,回去后让司天监的人把近十年天气变化整理出来。”
天气逐渐转冷。
粮食欠收。
对大明可不是好消息。
即便朱元璋不相信李玉的话,可他也不得不重视。
“这一千两白银花的不虚!”
看着李玉离去的背影,朱元璋眼中的杀意丝毫未减。
鼓励众人经商,该杀!
书楼万部藏书,太多挣钱的路子,更该杀!
但想到这一堂课李玉透露的信息,让朱元璋生出太多的疑问。
我大明六千万人口是真是假?
蒙元的户籍烂的很,他大明立国十多年,都没理顺。
这李玉不过是半大小子,发迹也不过七年而已,又是如何得知?
还有书楼的数万藏书,都是闻所未闻,李玉又是从何收集而来?
日后的气温会越来越低,粮食歉收,李玉又是如何推测的?
不弄清楚这些问题,朱元璋当真有点舍不得杀李玉。
用完午膳,休息一个时辰。
李玉坐着马车慢悠悠地赶到李氏书楼。
书楼看书的人看到李玉进来,不管老少,几乎全部站起身,向李玉躬拜。
“见过李爷。”
“李爷,下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