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青山:“玉珠,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咱们现在没有拖把厂,那就建一个拖把厂。”
“买一块地皮,建上厂房,招一堆工人,拖把厂就建成了。
骆玉珠提出一个问题,“大哥,建拖把厂需要时间。”
“可我希望明天就能制作拖把,我亲自去卖拖把。”
“陈江河去哪卖拖把,我也去哪卖拖把,我要跟他展开正面竞争。”
“让陈江河看看,他不跟咱们合作,损失有多大。”
陈江河突然中断合作的行为,让骆玉珠很生气。
她要和陈江河正面交锋,怼陈江河。
黄青山说,“我明天去找邱英杰,跟他聊聊,让他送咱们一个厂房。”
邱英杰现在是他们县的领导,他大力提倡发展经济,鼓励人们做生意,先富起来。
邱英杰说服领导,制定了一些帮扶措施,为经商的人提供场地,减免税收等。
正是有了邱英杰这样的领导,他们这里的小商品经济才发展起来。
黄青山找到邱英杰,说了建拖把厂的事。
邱英杰与黄青山在火车上认识,打过几次交道。
黄青山睿智的思维,干练的做事风格,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他把黄青山的事,当做最重要的事,优先解决。
他让黄青山在他办公室等一会儿。
邱英杰走出办公室,去给黄青山办事。
他回来时,拿着一个条子。
条子上盖着一个红章,还有几个领导说签字。
邱英杰让黄青山带着条子去镇上。
找镇里的头头陈金水,由他安排厂房。
“这条子好使不?”黄青山问。
邱英杰说,“见到条子相当于见到领导,就像古代见到圣旨,就是见到圣上。”
黄青山拿着条子,找到陈金水。
陈金水看了黄青山几眼,以镇上暂时没有厂房为理由,让黄青山回家等消息。
他也有私心。
他们陈家村的拖把生意刚开局,他不希望出现竞争对手,想打压黄青山,故意不给黄青山安排厂房。
黄青山并不感到意外。
人情世故他还是懂的。
如果他是陈金水,他也这么做。
然而,他不是陈金水,他要维护自己的利益。
“我去找邱英杰,把你说的话,对他说一遍。”
陈金水拦住黄青山,不让他告状,他立刻给黄青山安排了厂房。
说是厂房,实际上是一个破旧的牛棚。
前些年,一些人被迫住在这里。
后来,那些人离开了,牛棚就废掉了。
骆玉珠气得眉毛颤抖。
“老陈头忒坏了,给咱们两间好房子,能死啊。”
“我去找老陈头聊聊去。”黄青山再次来到陈金水的办公室。
“老陈,邱英杰非常重视我的拖把厂,明天他亲自来我拖把厂视察。”
陈金水拿着一张报纸,装作看报纸,不想理黄青山。
听到这话,他放下报纸,“真的吗?”
黄青山说,“当然是真的,邱英杰是我多年的好友,我的事就是他的事。”
陈金水硬挤出一抹笑容。
“小黄啊,你有这关系,咋不早说呢?”
“我重新找几间房子,送给你当拖把厂。”
陈金水也懂人情世故。
邱英杰年纪轻轻,就成了县里的小头头。
他的前途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