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黄青山在邱英杰面前,告他的状。
陈金水估计自己的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黄青山嘴角上扬。
拿捏陈金水,就是这么轻松。
“不用换地方,牛棚就行。”
“但是,牛棚的面积有点儿小,你多给几亩地就行。”
牛棚的条件确实差了点。
不过,牛朋有个优势,位于小镇的十字路口,交通便利。
黄青山看中牛棚的这点优势。
他不换位置,只要求扩大面积。
陈金水爽快答应。
“这个好说,牛棚周围的空地,你都可以用。”
黄青山说,“我在牛棚西边的西边,圈十亩地,建厂房,可以吧?”
“当然可以。”陈金水一口答应。
这个年代,地皮不是珍贵资源。
关系到位了,就可以把地皮圈起来。
黄青山找到镇上的工头,让他带领工人,在牛棚西边建厂房。
黄青山的罐头厂,就是这个工头带人建设的。
有了上次合作的经历,工头也没啥犹豫的,召集工人,做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黄青山马不停蹄,去市里的纺织厂。
告诉厂长,他跟陈江河的合作已经种植。
以后,纺织厂的棉布头,他亲自来拉。
如果陈江河来拉棉布头,绝不让他拉走。
村长说陈江河已经来过了。
陈江河还开出更高的价格,想与他们厂合作。
黄青山问厂长,有没有答应陈江河的条件。
厂长说他是言而有信的人。
他之前已经答应黄青山,建立长期合作,就不可能改变主意,与陈江河合作。
就冲厂长这句话。
黄青山请他吃了顿饭,喝了一顿酒。
……
骆玉珠也没闲着。
她负责招聘拖把厂工人。
她从镇上招聘了个中年妇女。
这些人就是拖把厂的第一批工人。
骆玉珠带着这群工人,来到牛棚。
他们做的第一件事,打扫牛棚卫生。
打扫完卫生。
骆玉珠给员工们培训拖把制作技术。
那一次,黄青山去陈家村培训拖把制作技术。
骆玉珠跟着去,她全程亲自培训,掌握了拖把制作技术。
晚上。
黄青山与骆玉珠,开了一个两人小会。
讨论了两人的分工。
骆玉珠负责拖把、服装店、小卖铺的生意。
黄青山把主要精力放在罐头厂上。
谈完正事。
骆玉珠话题一转。
“大哥,你不舒服吗?”
“怎么一直揉左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