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子也似乎陷入了沉思,片刻后,道:“那你是否有一物名为【大蒜素】,可治病救人,此药当真有此奇效?”
朱瞻基道:“大蒜素?奇效不至于,但像是伤口感染,感冒咳嗽之类的病症,倒是不在话下。”
汉子道:“那若是内症,比如咳嗽,有痰,久治不愈,又非是风寒,此病可治?”
朱瞻基略微思考,道:“何以久治?”
汉子道:“应该有半年多了罢。”
朱瞻基道:“此人应该是有长期呼吸病?或者曾经吸入烟尘,经常瘫软卧床,人也无力?”
朱瞻基一边试探,一边猜测道:“他周围人没病症吧?”
汉子略微犹豫,道:“只有她一人生病。御…郎中看了许多次,尽都无药可救。”
朱瞻基却道:“郎中?现在的真正有医德的郎中可太少了,尽都是一群抱着家里医书硬啃的蠢物罢了,全都是药贩子。”
朱瞻基并没有在说笑。
来京城四年,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些郎中们。
凡是这些药店,堂口里的郎中,基本都是看着症状配几副药膳配方,然后再卖药而已,总体就是经验论。
但经验论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体系混乱,两头没抓明白。
没办法,世袭的药铺子就在哪里,没人竞争,药铺子能形成天然垄断,自然能活得安逸。哪怕肚子里没多少墨水也能活下去。还能获得安稳。
因此,郎中们实诊的经验极少,真正的名医,大多都是四方游赏,找人医疗,丰富体系,而非定居在京城,干药贩子行当。
这群人基本属于守成之辈,喜欢把病症说的严重,若能治好,则是自己的功劳,若是治不好,则是这病症太过严重,本身就是不治之疾。
这样的传承下,真正的中医,却越来越少。还大多都隐士传承。
甚至,如今宫廷的御医,都属于是可以世袭的垄断行业,父辈是御医,子代一样是,生生世世都是御医。
也因此,就连宫廷内的御医,水平也都开始出现严重下滑。
但汉子却被朱瞻基狂妄的话震慑住了。
片刻后才缓过神来,道:“那…你的药管用?”
朱瞻基道:“有用。按症状的话,也就是普通肺炎,还没有传染,清热消炎应该就好了叭。”
大蒜素最大的优势就是纯天然的光谱抗生素,杀菌能力a的同时,形成过敏反应的概率也极小。甚至可以说基本没有。
所以,内服之下,应该有用。
屏风内。
朱棣耳边嗡嗡作响。
管用。
朱瞻基说管用!
站在一边侍候的亦失哈最能感受到朱棣的心情波动。
从一开始,朱瞻基非常准确的说出来病症的时候,朱棣的身体就一直在发抖。并且,左拳也一直都握的很死。亦失哈甚至能看到,朱棣的手心上,已经浮现除了一道青紫色的青筋,整个凸起,非常狰狞。
这是朱棣非常紧张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