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在一旁跪倒在地,急忙解释:“父皇,刘夫子断不是如此意思啊。”
“奥?”
“那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本就心情不好,此时更是憋着无名的怒火。
“陛下,六皇子朱桢乃是当世大才啊。”
“他醉酒所写的之词,可称为大明开朝以来第一词。”
朱元璋一愣,当世大才?
大明开朝第一词?
开什么玩笑?
这小子一天不好好学习,年纪轻轻就去逛窑子。
当世大才和他有什么关系?
李善长接过刘伯温手中的纸,当着众人的面念了起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上阙念完,李善长抬头看着朱元璋,这词磅礴大气,说尽古今之事。
真乃是奇词啊。
“接着念。”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李善长也是咽了一口口水,激动的跪倒在地。
“陛下,六皇子所书之词,当的起大明第一词啊。”
凡是读书人听到这词,必然叫好,这词的文学含量在大明历史当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朱桢摆烂喝醉之时,想到了这首词,才挥笔写下。
此诗就是他坚定摆烂的心灵寄托啊。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人都是要死的。
还不如摆烂。
“当真是他所写?”
朱元璋脸上的怒气也是少了一点,质问两位锦衣卫。
“陛下,确实是皇子所写,我们审问了青楼女子,她们说乃是皇子酩酊大醉之时,挥笔所写,一气呵成,没有任何的停留。”
朱元璋生性多疑,但是对锦衣卫所说之话还是相信的。
“小小年纪,居然能写出这种顿悟之词,称的上是大才。”
“也不愧是咱朱元璋的儿子。”
“不过有如此之才,居然不思为咱,为大明建功立业,实在是让咱气不过。”
“各位,你们说咱要怎么安排这个逆子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