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两人终于是到家了,下了车直奔屋里。上了火炕要换衣服,此时裤子已经冻的梆硬不能打弯。
刘树英泪声俱下对梁正强:“这钱赚多少是多啊,至于这么拼命吗?跟秀君说让你雇个货车去你就是不听,这下好了,你就是犟。”梁正强也没说话,低头不语。
刘树英费了好大力气才把冻的梆硬的棉裤脱了下来。
两人哆嗦的盖着棉被躺在火炕上,刘树英则又往锅底加了一大堆柴火,又熬了一锅姜汤给他俩喝。
火炕的温度慢慢高了,将近一个小时两个人才缓过劲来。这一天起,刚生完孩子三个月的孙秀君得了类风湿性关节炎,一到阴雨天,双腿就隐隐作痛。
第二天上午梁正强夫妇照常去农村集市赶集,日子又稳定了下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梁正强的心思也慢慢多了起来。
他不再走街串巷的去卖货了,村里的人都知道他是卖百货的。梁正强上午去赶集,下午家里就有人来买货。
久而久之,梁正强就在屯子里开起了商店。不在家的时候就是刘树英帮着卖。慢慢的经营的种类就变多了,从最开始的生活用品,扩大到食品,烟酒等。
要说:脚踏实地吃饱饭,怎奈小人来作梗。
见梁正强的日子过的是蒸蒸日上,小人的嫉妒之心就蠢蠢欲动,邪念油然而生。人都是,我过得比你好可以,但是你不能过的比我好,你过得比我好,我面上称赞你,但是我心里巴不得你过得不好。
这天,又把工商局的招惹来了,不出意料的梁正强又被举报了。
理由是开商店无证经营。违法事实毋庸置疑,但是处罚尺度却是毫无标准,执法人员手写了一张罚款单没有盖章,上面的金额是一千元人民币。
这给梁正强又是当头一棒,一九九三年开出一张一千元的罚单对于梁正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滑稽至极。
怎么办?找人吧!周云山已经退休了,这个路子算是断了,另求它法吧。儿子出事关键时候还得是老子帮忙解决,梁传坤回到家琢磨着办法,又是拿了两条烟两瓶酒带了二百块钱,梁正强开着三轮拉着梁传坤去了梁传坤厂长刘德生家里。
梁传坤的机械厂是国有企业,厂长刘德生在编制算也是正处级。
梁传坤想着厂长人脉广多少能帮点忙,再者毕竟是领导每年过年都送礼,这点面子厂长肯定不能不给。
这刘德生何许人也?刘德生也是个左右逢源的人,能做到厂长的位置也是有两把刷子的。
看着梁传坤拿着东西,就知道有事要办。毕竟跟梁传坤三十年的上下级关系,一千一万个不愿意这个脸他是磨不开的。
而且梁传坤在厂里也是技术一把手,这些年厂里很多技术问题都是梁传坤解决的,刘德生也是很欣赏梁传坤手艺过硬。
刘德生也开门见山:“老梁咱们三十多年的关系,说话不磨圈,这三十年你也从来没求我办过事,有事你直说吧。”
梁传坤则难以切齿,委婉的说道:“厂长啊实在不好意思,我家孩子不懂事也不懂法,在农村开了个商店没办证,被工商局罚了一千块钱。”
这点事对于刘德生这个职位的人来说根本就不算事,厂里每年都要跟工商局打交道,里面的人早就熟的不能再熟了,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但是刘德生并没有显现出来,只是说道:“无证经营这事不好办啊,这帮人你也知道,喂不饱的小黄,抓着你毛病整死你,也就一百二百的罚款这一千块钱确实不合理。明天我帮你问问看吧。”
说着打发了梁传坤回家。刘德生很明白,给人办事明明很容易的事也得装作很难办,这样办事的人才会觉得送的礼越贵越值得。
这天,梁传坤在工厂里操作着机器,秘书走到梁传坤面前示意梁传坤把手里工作放一放,说道:“梁哥厂长找你。”
于是梁传坤喊了学徒工来看机器奔着厂长办公室走去,梁传坤知道事情有眉目了。
梁传坤进门说道:“厂长你找我?”“嗯老梁坐吧”刘德生挥手示意梁传坤坐下继续说道:“那个事帮你找关系问了,商量了半天这帮小黄说要三百块钱能解决,老梁你看我这能力有限对不住你啊,你要有其他门路你再想想办法?”
梁传坤哪还有关系了?祖上世世代代都是种地的,只能抓刘德生这一根救命稻草了,罚三百也比罚一千强,说道:“厂长三百就三百吧,谁让咱孩子犯错误了,这事还得多亏您费心了,钱没带够我明天再拿来。”
刘德生说道:“那倒没事我帮你垫上,赶紧让我大侄赶紧把商店手续注册了,可别再无证经营了,法治社会可不能违法啊,咱们这么多年关系我也尽力了只能办到这了。”
“知道知道,厂长给你添麻烦了,我回车间干活了。”说着梁传坤走出车间继续干活了。刘德生则坐在办公室里,阴森一笑。
心想一句话赚了两条香烟两瓶酒和三百块钱,梁传坤还的对他感恩戴德的,真是社会底层的大傻帽。
正是:同是华夏儿女情,处世怎能如蛇精。
无木无又难存世,三代皆是民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