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苍天不负有心人,勤能补拙方为上。
梁正强依旧每天勤奋的做着自己的小买卖,日子过的是有声色。
但是人在一个状态下待久了往往会不满足于现状,以前一天赚几块钱到现在一天赚几百这个阶梯式的财富增长,会让人获得愉悦。当你的财富不再增长收入趋于稳定的时候,你要么跳出这个瓶颈,要么禁锢在牢笼里。
梁正强是个不甘于现状的主,这天晚上他思考着生意为来的规划。每天这种收入太过稳定,怎么能卖的更多赚更多的钱?
市场就这么大,现在生意好做有几个原因:
第一,是做生意的少,竞争力低。以后做生意的多了利润就会变低,竞争力会变大。
第二,村与村之间交通不发达,老百姓购物不方便。出来一趟就得把货买全,赶上个下雨泥泞的土路,想出来买东西都出不来。
第三,信息差,通信不发达,一件商品的利润百分之三十还多。
梁正强思索着出路心想:‘安明市集贸市场的那些老板生意好都是我这种贩子去进货,虽然利润低但是走量的基数大,也赚的比我多,我应该也开一个这样的店铺。
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赚钱的行当多了去了,前提是你得有本钱。有一千万你可以啥也不用干,一年能就吃五十万利息,谁还拼死拼活的赚钱呢?
也许当你有一千万的时候你依然不会满足现状,会奔着一个亿去赚。
人就是这样,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况且梁正强这点本金根本不足够去开一间批发店铺。
既然大的干不动,那就干小的,梁正强正式开启了批发之路。为了多拉货,他把现有的这台三轮卖了,又花三千块钱换了一台比较大的二手三轮,这样拉的货更多。
既然要做批发,那么价格是关键。想要拿到便宜货,进货量是关键。进货量越大价格自然越是便宜,需要的资金也是多,没钱怎么办?“借!”
从这天开始梁正强上午去集市赶集,下午就不再走街串巷的卖货了,而是和孙秀君走街串巷的找农村小卖部批发货,批发的优势就是走货量大。
如果一件商品自己能卖十件,平均到每件的利润是五毛钱,一共才能赚五块。但是批发可能卖一百件,如果每件利润是一毛,那一百件就是十块,差距显而易见。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的市场虽然也不好做,但是比现在要好太多了。并不是因为竞争力大,而是因为信任度。陌生的人来批发货,没有取得信任度,不会轻易拿货即使拿也不会太多。
因为都是前村后屯的,一打听谁家谁谁多少知道点,信任度还是有的梁正强做的还相对顺利。也得益于通信不发达,很多农村小卖部和人都是不进城的,对价格也是空白,而梁正强接触的市场更大更能了解市场的价格动向。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梁正强基本上把周围大大小小几十个商店的供货渠道攥在手里,别人是插不进来了。因为梁正强太勤奋了,在那个没有电话的年代,客户缺货的时候只能干等,或着骑车出来进货。梁正强则是每个客户每个星期至少跑两次,及时给客户补充货源即使价格贵点客户也愿意要。
就这样随着销量的增大,梁正强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扩大了经营范围,为了追求利润梁正强开始贩卖白酒香烟。毕竟这个时代喝白酒抽香烟的才是主流,在消耗品里面这两样市场需求量也是巨大,梁正强又一次抓住了商机。
梁正强在农村也算是九十年代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生意虽然不大,但是生活上过得却比那些种地出门打工的好太多。也算是前村后屯人人羡慕的对象,在当地也算小有名声。所谓一波稍平一波又起,梁正强刚解决完无证经营的事,舒坦日子没过几天又出了幺蛾子。
都说人红是非多,梁正强不是被举报就是被举报的路上。你梁正强过得好,村里人心里就愤怒,就想使坏,就举报你。
因为知识的匮乏以及对法律的浅薄,这天工商局的又来了。经营商店要有经营许可证,卖食品要有食品许可证。谁成想卖白酒也许需要白酒经营许可证,卖香烟也得来个烟草证。
这个年代是,有证就让你卖,你卖假货也合法。无证就不让你卖,卖真货也不合法。只要你手续齐全,也根本没有人去追究你商品的真假。
况且九十年代也没有假货,因为当时中国也不具备造假的能力。在老百姓眼里假货的定义就是是否好用,只要商品好用就是真货,商品不好用再真的商品它也是假的。
一回生二回熟,工商局来的执法人员还是上次查无证经营的那波人,知道跟刘德生沾点关系,也没好意思狮子大开口。以无白酒经营许可证非法销售白酒为由,又开了一张五百的罚单。并且没收了全部白酒,这次,依然是手写的单据无官方盖章。看来处罚的标准并不是按照国家标准执行的,而是看执法人员的心情,以及你的背后人脉关系。
正是:织席贩履玄德叹,远大宏图为金难。
略有小成妒心起,县衙岂是混法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