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爽快的答应了杨明江的要求。
接着朱棣又开口道:“杨国公,你如此急切的想废除科举。”
“要是真就叫你废除了,今后该如何选拔人才?”
杨明江心中暗道:扯了这么久,这才进入重点了!
“今后朝廷选拔人才,应当以为民做实事为主!那些关于四书五经或者空口论谈!全部都是纸上谈兵!”
“以至于如今除了夏尚书,并没有一人能做到完全担下在江南修缮河堤的重任!”
“同样,朝廷选拔人才的方向错了。”
“才导致如今遇上天灾人祸,朝中国库便空虚!”
“当以富强百姓为主要,是我朝一直在做的事情!”
“但是,不知道皇上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进度如此之慢!”
“因为微臣绞杀草原四部首领的缘故,我朝边境起码会有四五年的安稳。”
“但是四五年之后!草原四部卷土重来!皇上有没有想过,到那时还是要让户部入不敷出,让百姓缴纳高额赋税!”
“还是用此举来换取边境安稳吗?”
杨明江这一番话,令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
杨明江意在告诉众人。
大明还可以更好!
但是这个更好的发展,是所有人想都不敢想的。
他们只会想着安稳。
根本都不敢想想大明能如仙境一般富强!
杨明江的种种问题,没有等来任何人的回答。
于是杨明江只好继续道:“所以,臣想,选拔聪慧无双,学习力好,有创新能力,且品德端正的人,入朝!”
杨明江顿了顿,接着话锋一转。
“但是这些人入朝,并不是一来就是万人之上!”
“让他们从底层官员做起,看到民间疾苦,并且为之付出行动。”
“行思结合,言行一致!”
“才能被调集到中央听命于皇上手下。”
杨明江说完。
朱棣的手已经不自觉的握紧。
如果说,将来的大明王朝真的能人人都能吃饱饭,穿暖衣。
特别是能让国库充裕,能让将士们行军打仗不再挨饿。
那朱棣也算是对自己的屁股底下的龙椅,有了一个交代。
这种大明真的能实现的话,那么朱棣的功绩甚至能超过明太祖朱元璋!
朱棣光是想想,便已经热血沸腾。
但是那些文官有的就压根不信杨明江所说,有的则是没听懂,但是也不明觉厉。
夏原吉身为一个户部尚书,听到国库不再空虚这话,看向杨明江的眼神中掺杂了一丝期待和向往。
而那些武将们,大多只是听到‘让将士们不再挨饿这句话’。
如果杨明江真能实现,那他们一定鼎力支持。
但是也有一些极少数聪明的大臣对杨明江所描述的东西感到吃惊。
让大明的盛世再高一层楼的做法。
仔细想想,理论上竟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