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辛苦你了。”老妇人端来一碗水,交给袁攸。袁攸放下手中的衣服,接过水碗,说道:“这没什么,若不是您,我恐怕已命丧黄泉了。不过是补几件衣服,算不上辛苦。对了,我有几个问题想问您。”
老妇人微微一笑:“莫急,过了今晚,你想知道的一切都会知道的。”
“什么意思?”
老妇人笑道:“你会明白的。”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街上只有小喽啰还在轮班巡逻。赵信躺在床上,横竖睡不着。最近几天,有一句话始终萦绕在赵信脑海里。
“需要帮忙的时候只需去你最初待的地方即可。”
这是之前师父跟自己说的话,一开始赵信也没放在心上。现在自己已经初步有了个计划,但还缺点人手。就在这时,赵信想起了师父的话。思来想去,他似乎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赵信起身,穿戴整齐,悄悄出营。
袁攸见老妇人依旧坐着,闭目养神,也不敢上前打扰,只好坐在一旁,端着茶盏,想着心事。
“坐那里想啥呢?”
袁攸被吓了一跳,回过神来,发现老妇人仍旧坐在一旁,闭目。
“您……”
“我只不过是闭目养神而已,你要是有什么话就说。”
“哦,倒没什么,就是天色不早了,您老早些歇息。”
“不急,还有几个故友来访,我得等他们。”
袁攸感觉很奇怪:“现在城里都是贼兵,白天都没人敢出门,晚上还有人到处巡逻,怎么还会有人来呢?”
老妇人笑而不语。
过了一会儿,有人敲门。袁攸有些惊讶,不知道是何人。老妇人缓缓睁眼,说道:“去开门吧,来客人了。”
“哦。”袁攸放下茶盏,起身前去开门。
敲门声逐渐急促,袁攸一边走一边小声说道:“别敲了,来了。”
“谁呀?”袁攸缓缓开门,结果一见门外人便愣在原地,久久说不出话来。
门外的赵信更加吃惊,还以为是自己眼花了。揉了揉眼睛,再三确认,却始终不敢相信。二人就这样愣在原地,站了一会儿,赵信身后传来道觉和尚的声音:“别呆站着,有话进屋说。”
二人这才回过神来,赶忙进屋。
进屋后,赵信跟老妇人行礼。老妇人笑了笑。袁攸问道:“你们,认识?”
“是的,贼兵进城后,我走投无路,多亏老人家收留。话说夫人你不是……怎么……”
袁攸明白赵信的意思,解释道:“那天我跌落悬崖后,陷入昏迷。醒来后已经躺在这里了。后来我才知道,是老奶奶救了我。”
“原来如此。话说,师父,你又为何会在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道觉和尚笑了笑,问赵信:“那你为何深夜到此?”
“那一日您离开前,曾跟我说‘需要帮忙的时候只需去你最初待的地方即可’。我思来想去,觉得您指的,应该就是我重回汴邺待的地方。但其实我也不是很确定,所以才深夜到此来验证一下猜想。”
道觉大笑,说道:“命中注定,你夫妻二人会在此相遇,贫僧不过是顺水推舟罢了。行了,这些都不重要。你来此所为何事?”
“哦,差点忘了。我现在有个初步的计划,但缺些帮手,所以,想找师父您帮帮忙。”
道觉笑道:“贫僧是个出家人,就算你来找我,我也没办法给你请来千军万马呀。”
“可是我在此地除了您,也找不到其他人帮助了呀。再说您神通广大,肯定会有办法。”
“哎!我哪有什么神通啊,不过是会些小法术而已,成不了事。况且这是你自己的事,需要你自己去解决,我不便插手。”
“可是……”
“好了,别担心。不久自有人会助你一臂之力的。”
“谁?!”
“到时候,你自会知晓。虽然这件事我不能助你,但在其他事情上我还是可以相助的。先说说你的计划吧。”
“这……”赵信偷偷看了眼袁攸,犹豫了一会儿,说道,“我打算……跟丁欢结婚……”
话音刚落,袁攸有些惊诧,看向赵信。赵信见状,忙解释道:“夫人不要误会,我并非真的要再婚。”接着,赵信把自己的计划跟几人说了一遍,然后对道觉说道:“师父,我需要您再去一趟‘焱’字营,助我实施计划。”
“可以,什么时候行动?”
“这……得等我找到帮手以后再说。”
眼见得天快亮了,赵信得赶快赶回去。嘱咐了几句,委托老妇人照顾好袁攸,便依依不舍地离开。
“诚武,外面有人找你。”丁欢说道。
“谁呀?”
“说是你叔叔,说要见你。”
“我叔叔?”赵信起身出营,准备去看个究竟。结果刚到门口,就看见张通和夏颖。赵信大惊,忙上前将二人拉到一旁,询问道:“二叔,你们咋来了?还光明正大地到这来找我?”
“我奉旨前来,收剿逆贼。只不过不了解城里的情况,所以来找你。”
“不是,就你们两个,何谈剿贼?”